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国歌声中,毛泽东主席亲自按动了电钮,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开国大典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由无数镜头凝固成为历史的珍贵影像。

开国大典。1949年 候波 摄
来源:人民网
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唯一的女摄影师
为了安全,开国大典允许上天安门城楼拍照的记者很少,而侯波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作为中南海的摄影师,侯波给领导人拍一些照片是为了保存资料。瘦小、温和、本分的侯波常年用的是一部德国罗莱照相机,同她的人一样简约、忠诚、精确。

侯波
来源:环球摄影家网
侯波1924年生于山西夏县郊区。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至1944年,在延安边区中学、延安大学、延安女子大学学习。抗战胜利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摄影科长。1949年到北平,任北平电影制片厂摄影科长。同年调到中南海,任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摄影科长,为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摄影达十二年之久。

毛泽东和亚非拉青年在一起。1959年 侯波 摄
来源:人民网
无论在毛泽东和高层人员商讨国家大事时,还是上山下乡、畅游长江,都有侯波的身影,她在众多警惕的卫士中,在欢呼的群众中,钻来钻去找角度,记录影像资料。在侯波的摄影生涯中,最刻骨铭心的就是开国大典那天,她一边拍一边不断地调整焦距和光圈,拍完一卷,就得赶紧换,生怕误了一个重要的镜头。
用影像见证和记录新中国蓬勃发展
其实,除了为毛泽东拍摄照片,侯波还用镜头记录了更多新中国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侯波在中南海为毛泽东等领导人拍照达12年,见证了年轻的共和国朝气蓬勃建设新生活的历程。

毛泽东、周恩来在第一届人代会上。1954年 候波 摄
来源:人民网

陈云、邓小平畅游颐和园。1952年 候波 摄
来源:人民网

周恩来、邓颖超和郭沫若一家在颐和园。
1951年 候波 摄
来源:人民网
她拍摄了开国大典、党的七届三中全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历史活动,还记录毛泽东等在全国各地视察、会见各国元首和友好人士、接见全国各界著名人士等活动。1957年曾随毛泽东、宋庆龄等访问苏联,1964年随宋庆龄、周恩来等访问锡兰。
侯波曾当选1950年中直机关党代表,第四届全国妇代会特邀代表,第三、四、五届文代会代表,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新华通讯社优秀党员,中直机关巾帼英雄,个人标兵,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第一届主席,第二、三届名誉主席等。现在92岁高龄的侯波,任宋庆龄基金会荣誉理事,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第四届名誉主席。
自1986年起,侯波与老伴徐肖冰在全国各地及日本、法国、英国、德国、荷兰等地举办摄影作品展览。拍摄《永乐富》画册,出版《口述自传》,出版摄影作品集《路》。

侯波《路》书影
来源:网络
谈到摄影集《路》的取名,侯波说:取名为《路》,就是想告诉青少年,中华民族是靠共产党领导,走了社会主义道路,才摆脱了落后挨打的地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靠走对了改革开放的路,我们的国家才越来越富强。
资料来源:
[1]人民网
http://history.people.com.cn/n1/2016/0624/c372332-28477109.html
[2]中国记协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4/13/content_7968367.htm
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9-07/05/content_11659136.htm
[3]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4/07/content_14059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