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油茶
米糊已经拌匀,馓子堆成小山,黄橙橙的一碗,只是看卖相,就仿佛已经尝到馓子脆香,米糊咸香。
米糊仍有朴实的粗颗粒感,味道咸麻辣完美交融,典型的重庆味道。
最棒,是不用担心拌匀调料时把馓子都搅进米糊泡软,它就浮在米糊上,一直保持着酥脆的味道。
坐在这简易桌边,头上是高大黄桷树的树冠,身后是拥挤的老居民楼,盛夏的阳光备过滤得只剩星星点点,没有空调风扇,竟觉得过去的夏天在回来。
一口一口,不爱吃面的我,已经好久没有吃过这样麻辣味的早餐。薄汗从额头向颈后,后背蔓延,明明是热,却好吃的想直呼过瘾。
…… ……
重庆油茶
是的,我被一篇油茶的文骗着走了2公里,跟着百度导航,横穿一个菜市场,走过大街小巷,穿过数条公路,迷路过好几个十字口,在人和街小学附近一棵硕大的黄桷树下找到了这家传闻中经营了20多年的油茶摊。
人和街口油茶摊
历尽千辛万苦,没想到油茶入口却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味。米糊比较粗,馓子也炸的不够脆,味道还不如我家楼下那家无名小摊,倒是油茶摊前的那几株黄桷树让我印象深刻。清晨9点的夏日重庆,斑驳的日光从硕大如蓬的黄桷树绿叶间透过,似有微风起伏。僻静的小巷子,树下是破旧的桌椅、粗制的油茶与我,瞬间竟有时空穿梭的错觉。
是了,儿时黄桷树下歇凉的那些日子。
人和街油茶摊
油茶不是茶
重庆这么好吃的油茶到底来自哪里呢?
连个茶都没有,为什么要叫茶呢?
为此,我查了好久的资料:
土家族人习惯吃油炸糯米花 和炒米冲上当年新出的茶制成打油茶,但重庆油茶是米糊,和打油茶口感完全不同。
藏族人也喜爱饮用红茶和酥油制成酥油茶。这就更不同了,两者不管是原材料还是制法都天壤之别。
倒是查到四川巴中那边有个魏油茶特别出名,据说起于明未清初,距今已300年了。其油茶做法和重庆油茶非常相似,原材料差不多,口感也差不多。不过相比而言,魏油茶制法更为考究,重庆油茶做法更为粗犷、简单一些。
魏油茶
自制一碗重庆油茶
重庆油茶就像其他许多重庆美食一样,远道而来,被山城人民一番回炉再造,变成另外一道佳肴,又被发扬光大。
重庆的油茶,制作起来特别简单,自己在家也可动手。
1、馓子:可以用超市卖的湿面下油锅炸制,也可以直接超市购买现成的馓子。
2:米粉:可用料理机把大米打成粉末,也可以直接购买现成的米粉。自己打的米粉没有添加剂,大米的香味更甚。
米粉和馓子都是可以存放的,做一次可以吃一周。
3、哪天想吃的时候,将米粉加水烧开调和成米糊,然后加上葱、姜沫、盐、味精、油辣子。最后撒上脆脆的馓子。
一碗原滋原味的重庆油茶便好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是本文原创作者夏天吃雪糕了。如有转载,烦请注明出处!
食色性也,享受美食的同时拥有美好的身材,两者并不矛盾。
喜欢就请点个赞关注一下给我充电噢!
送给各位小可爱的霸王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