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本草纲目》记载,红糖性温,有健脾养胃、温中补气、化瘀祛寒、缓解痛经等功效。而红糖中所含有的葡萄糖释放能量快,能快速补充体力、增加活力,也被称为"东方的巧克力"。因此,自古以来,红糖就受到女性的喜爱。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目前市场面上90%以上红糖,其实都是赤砂糖,难以达到古法红糖的功效。看到这样的现状,脉脉用户、东营市糖红华工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唐宏华暗自决定:我要做老百姓都能尝到的纯天然好红糖!
中专学习,被同学骗钱、嘲笑
唐宏华是广西桂林人,初中毕业后就去到表叔的糖厂工作,每天早上5点多就爬起来洗袋子,做一些杂工;之后,还要早早地烧好锅炉,等待老师傅们来熬糖。就这样又累又辛苦的过了一年,在父亲的建议下,唐宏华重新进入校园,去到南宁一所中专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但是,校园生活却远没有他想象中那么愉快。
由于年龄较小、人又老实,唐宏华吃过不少亏,最严重的一次,被同学骗走了身上所有的钱。"当时,那个同学想买个手机,我跟他玩儿得还不错,他也说会马上把钱还给我。所以,我就把身上所有的钱,包括一年的学杂费360元,还有一个学期的生活费200元都给了他,他再加上自己的钱,买了一部诺基亚手机。但是,直到三年级,他因为违纪被开除,也没有把钱还给我。"
钱被"骗"走之后,唐宏华交不上学杂费、也没钱吃饭,只好找父亲要,借口要买很多东西,骗了父亲600多块钱。"当时家里很困难,父亲是在外面借的钱给我。所以之后,我一直觉得很亏欠他,当时那么困难,还昧着良心骗他。"
拿着从父亲那里骗来的600多块钱,唐宏华交清了学杂费,而剩下的钱就成了他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但仅过了2个月,唐宏华身上就没有钱了,而因为之前已经撒了谎,唐宏华也不敢再找父亲要钱。后来,每次去食堂吃饭时,唐宏华就只要一块钱4两米饭、不要菜,只要一份汤;而为了要一点菜票,唐宏华还会帮同学洗衣服。但也因此,唐宏华遭到同学们的嘲笑,被说成叫花子、要饭的。
而让唐宏华没想到的是,这种嘲笑还延续到了工作中。
国企9年,女友离开、创业失败
2004年,唐宏华即将毕业,因为成绩不错,也颇受老师喜欢,被推荐到国企桂林橡胶机械厂工作,而与他同去的还有一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而让唐宏华没想到的是,同学们竟然将他在学校中的事情,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说给同事和师傅们听,之后,带他的师傅不待见他,同事们也瞧不起他。
但给唐宏华打击最大的,还是女友的离开。"当时,我已经工作1年了,工资也从刚开始的175元,涨到了1600元,还分到了一个8平米的单间。那时候我有了女朋友,我帮她找了一份在网吧的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800元。当时,我觉得我的工资已经很高了,而且那时候,在国企上班是很光荣的。但她可能看得比较长远,说不想一辈子跟我住在8平米的宿舍里,就跟一个在桂林三金制药厂当小领导,家里有房有车的男人走了。"
那段时间,唐宏华很伤心,再看着很多老一辈退休时,领导在台上发表"某某师傅为公司鞠躬尽瘁、默默无闻的奉献了大半辈子……"的论调,唐宏华越发觉得,如果自己也跟这些师傅们一样,默默无闻的干一辈子,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从那个时候开始,唐宏华下定决心,必须要奋斗;同样,也为了向前女友证明,自己不是一个窝囊的人,唐宏华决定去做生意,就跟一个女同事合伙,开了一个皮包店。但因为两人的经营理念出现分歧,皮包店只开了1年,唐宏华就选择了退出,连租金、保证金都没要,白白损失了2万元。为了还债,唐宏华开始下班后开摩的,每天从下午4点多开始,开到晚上2点;周末还去摆摊卖凉粉。就这样,只用了1年时间,唐宏华就把2万元的外债还清了。
之后,唐宏华坚持开摩的、卖凉粉,到2008年,唐宏华已经有1.8万元的存款。而那时候,唐宏华产生了买房的想法,并迅速展开行动,拿着从两个舅舅那里借来的钱、父亲给的几千块钱,以及自己的存款,总共6万多元,付了首付,买了个160平的楼中楼。
到了2012年,因为再也无法忍受国企里官官相护、又非常懒散的样子,唐宏华选择了离职,去到海南一家公司,负责厂房钢瓦结构的设计工作,工资也从国企里最高2200元,一下子涨到8000多元。就这样坚持了1年多,唐宏华把买房时借的钱全部还清之后,选择了离职。"因为海南实在太热了,大年三十我都能中暑,所以我就离开了。"
投资加入朋友的糖厂
离开海南之后,唐宏华回到桂林,加入了朋友开的糖厂。"我回到桂林时,他的糖厂已经开了1年多了,因为当时资金出现困难,而我手里刚好有钱可以帮到他,就入股进去了。"进入公司之后,唐宏华负责一些对外销售工作,但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客户"是不是手工红糖"的询问时,唐宏华心里很矛盾。
"当时,很多客户问我,你们的糖是广西糖吗?我说是。他说是手工红糖吗?我说是。因为我们虽然用的是赤砂糖,但也是把赤砂糖熬成糖浆、再做成红糖,确实是纯手工的。但是,赤砂糖其实是做白糖之后剩下的副产品,里面有很多添加剂,现在市面上卖5块6块一斤,甚至超市里面卖的孕妇红糖、枸杞红糖、月子红糖,都是赤砂糖做的;很多大品牌、老品牌也都是用赤砂糖来做的。我当时就想,人家那么大的品牌都是用赤砂糖来做,我们为什么不能?而且我们还占据本地优势,可以直接拿到赤砂糖。当时就是抱着这种心态去做的,而且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
但是,问的客户越来越多,唐宏华便觉得心虚了。"客户以为,纯手工的就是纯天然的,但其实不是,赤砂糖的品质很差、甚至可以称之为垃圾食品。而且我知道,还有一种红糖叫纯天然古法红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人做,那时候种的甘蔗没有那么多化肥,工厂也不发达,都是把甘蔗砍回来后,直接榨汁熬的。所以,那个时候做出来的红糖非常好,都是用来自己吃、或者送礼的,那样的红糖才叫纯天然好红糖。但90年代之后,就没有人再做了。"
想到这里,唐宏华觉得,要对得起这些信任自己的客户,于是建议朋友做纯天然红糖。"我就是觉得,用赤砂糖欺骗消费者很亏心,但他不同意,因为赤砂糖的利润非常高,可能成本3块多,批发价6块多,做成小块或者带桂花样的,批发价能达到9块到12块,可谓是暴利。"
做老百姓都能尝到的纯天然好红糖
做纯天然红糖的建议被拒绝后,唐宏华决定自己单干,于是拿着从公司退出后拿到的20万元,来到南宁开了个厂房,开始进行纯天然古法红糖的试验。每天一大早,唐宏华就去到附近的甘蔗地里买甘蔗,然后在自己的厂里做实验。"因为村里面老一辈做红糖的老人都去世了,所以,我只能根据自己的回忆去做,方法对了,但就是做不出红糖,做出来的都是牛皮糖。"
一次偶然的机会,唐宏华听人说,之所以做不出来红糖,原因出在甘蔗上。因为,之前的甘蔗都是自然生长,没有化肥;而现在的甘蔗都有化肥,导致长出来的甘蔗果酸偏高,所以熬不出来红糖。唐宏华一听,原来是这样。于是,2015年,唐宏华便自己包了10亩地种甘蔗,不施肥、也不杀虫,就连拔草也都是用人工。
但是,由于甘蔗的生长周期为7至8个月,一年只长一季,而唐宏华种植甘蔗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2015年,唐宏华一边种植自己的甘蔗,一边继续买别人的甘蔗做实验,但做出来的依然是牛皮糖。之后,唐宏华跋山涉水、跑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老师傅询问请教,得到了"要加石灰水"的方法,又赶紧跑回来继续试验。而加了石灰水之后,果然做出来了红糖。
"当时,我真的兴奋地跳起来,觉得我辛苦了那么久,每天加班加点熬糖,实在太困了就睡在厂房里,冬天连个床、被子都没有,就拿着纸板垫在下面、再拿个纸板盖在上面睡。但又睡不着,每隔十分钟醒一次,好不容易熬到天亮,精神又来了,又去砍甘蔗,就这样来来回回、一次一次的做、一次一次的失败、一次一次的进步,终于把红糖做出来了。尽管没达到自己的标准,但也已经很好了,已经做到现在市面上卖的古法红糖的品质。"
但是,加了石灰水的红糖,并非是唐宏华想要的"纯天然古法红糖"。到了2016年,唐宏华种植的10亩甘蔗终于成熟,而这批不杀虫、不施肥、人工拔草的纯天然甘蔗,也确实做出来了不加石灰水的纯天然好红糖。
但是,在如今"酒香还怕巷子深"的时代,尽管他的纯天然古法红糖的价格比那些加了石灰水的红糖更低,但由于没有资源、没有人脉、没有资金,不能像很多大公司那样,通过广告推广迅速提高知名度,因此销量并不是很好。
也因此,唐宏华遭到了代理们的质疑。"他们就觉得,卖这么便宜,我们怎么赚钱?我就说,你要是信任我,就跟我一样,卖平民的价格,要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红糖就是红糖,不是神丹妙药、也不是奢侈品,它就是一个保健的食品,孕妇需要、产妇需要、老百姓需要,而且你的产能也足够多,不能为了赚钱去卖高价,要不然就是欺骗消费者。"
在唐宏华看来,虽然现在市场还没做起来,但"做老百姓都能尝到的纯天然好红糖"的理念不能变,一定要做好红糖,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老百姓,对得起相信自己、信任自己的人。
而根据唐宏华的计划,在未来,他们不仅要做纯天然好红糖,还要将甘蔗渣、甘蔗汁全部利用起来,做甘蔗酒、甘蔗醋等副产品,丰富自己的产品种类。
在脉脉平台上,唐宏华讲述了自己制作纯天然红糖的过程,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有部分用户购买他的纯天然红糖,且给了很好的反馈;而他所坚持的先有市场、再有利润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对此,唐宏华表示:创业前期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要把眼光放长远,偶尔亏本不要紧,只要把产品做好、口碑做好,是用户喜欢的好产品,影响力肯定会慢慢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