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几月几号(2022年清明节是几号)

2023年8月15日15:54:03清明节几月几号(2022年清明节是几号)已关闭评论

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的人文祭祖节日。当太阳黄经15度时交节,今年(2023年)为4月5日。

这一时节,春回大地,景清物明,故而称之为清明。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其气候特点是北方干燥少雨,多风,有时还有扬沙天气。南方湿润多雨,江南大部分地区4月份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正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我国除东北、西北以外,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升至12℃以上,在我国长城以南,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景象,正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北方冬小麦种植区的小麦进入拔节期,黄淮地区以南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梨花也开放了,形成了花的海洋,春光无限好。

清明节气期间的物候现象是:一候桐始华,即桐花开放。二候田鼠化为鹌,即喜阴的田鼠回到地下洞中。三候虹始见,雨后可见到彩虹了。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物候现象差异也比较大,但总体特征是阳光普照,气温升高,万物复苏,生气旺盛,大地一片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祭祖大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非常注重孝道,清明扫墓祭祖已成为风俗习惯,成为孝敬祖先的一种仪式。同时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种形式,使人们追本溯源,不忘前辈的恩惠,传承孝道文化,促进家族、民族的凝聚力,增进团结和谐。许多地区把清明前后各10天,或前10天后8天做为祭祖期,人们扫墓祭祖的时间为上午8时至下午3时。而且,老人、小孩、孕妇、病者不宜参加。 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迷信,注重孝在生前,死后仪式从简,不必铺张浪费,影响环境保护。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清明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明节不仅是自然节点和人俗文化的节日,而且也是野外踏青旅游的适宜时段,郊外阳光明媚,万物萌发,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故而,清明又称为祭祖节、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不少习俗,以及这方面的记载。如:踏青郊游;放风筝;植树,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此时柳技插地上即活。也有插柳避邪之说。折柳赠别的习俗流传甚广,柳与留同音,清明正是柳条翠绿的时节,古人送别亲朋好友时,送行者拆柳条送给远行者,己示友好情意,不忘友谊。张艺谋导演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就有折抑送别一幕,文化传承,别具风格,意义深远,令人不忘。人们以多种形式记载着、传承着清明人文风俗,又如《清明上河图》,以多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经久不衰。我的一位好朋友,文杰先生收藏的巨型香樟根雕一一《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今开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和自然风光。该作品荣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认证。记录了中国古代人们春遊,市井大戏,人文风裕的诸多面貌。该收藏品的材质是一棵生长2千余年的红叶细香樟树根,防虫丶隔潮气味芳香。(见下图)供友友欣赏。

中华民族古老而优秀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五千年生生不息,从未间断,在当今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坚持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中华民族一定会实现伟大的复兴,前程更加辉煌。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