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一家之言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面对三伏贴被追捧的现实,医疗机构也要稳住阵脚,严守制作工艺的底线。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这两天,92名患儿在江西省儿童医院贴完三伏贴后,皮肤出现瘙痒、灼痛感、水泡等不良反应症状,引发广泛关注。如今,这事有了新进展。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据江西省卫健委通报称,该院医务人员在三伏贴辅料配制过程中将往年配方中的嫩姜调整为老姜,酒精浓度从56°提高到62°,是导致部分儿童贴敷后出现皮肤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目前已对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进行免职处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虽然当地已对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进行免职处理,但有关方面对此次擅自修改配方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不能就此略过,而应追根究底,借此机会规范对三伏贴的管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在此事中,调整三伏贴配方有无理论基础、动机为何,都值得追问。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如果涉事医务人员修改配方,是想提升三伏贴使用时的灼热感,让人感觉很有效,只是在操作过程中,增加灼热感的分寸没有把握好,让灼热变成了灼伤,那还只是疏忽。但若调配处方与疗效无关,只是为了用灼热来突出三伏贴的效果,属于没必要调整却尬调,那无异于对患者的欺骗。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要求因人而治、同病异治,但涉事医务人员忽视体质的差异性,把嫩姜调整为老姜、把酒精浓度提高,针对所有患者同步更改配方,从根本上就违背了医学理论和基本要求。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不排除此次调整配方有理论基础,是出于提高疗效的良好初衷,只是在度上没有把握好。那这里面,三伏贴制作过程是否有严格的程序要求,显然也需要查究。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无独有偶,去年也曾发生过一起儿童贴三伏贴后疑似遭烫伤的事件,但这次受害患儿达92人,这也让三伏贴治疗过程中的不规范问题暴露于公众眼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时下,随着医改深入,医疗系统更加重视健康全过程干预,也更看重预防的作用,很多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得到了凸显。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医药项目发展迅猛,很多医院都推出了治未病科室,三伏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催热。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面对三伏贴被民众追捧的现实,医疗机构也要稳住阵脚,严守制作工艺的底线。若在制作工艺上违背医理,违反相关操作规程,没准自身会遭到副作用的反噬。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罗志华(医生)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10332.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