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6a3(lmg(03式自动步枪停产原因)

2023年4月18日19:27:05m16a3(lmg(03式自动步枪停产原因)已关闭评论

1960年代前期,美国AR15/M16步枪被开发后,柯尔特公司又对该枪进行了拓展。拓展后的武器族包括在标准尺寸步枪基础上改进的短步枪,以及更紧凑的卡宾枪等多种武器。然而直到现今,此武器族中也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轻机枪。实际上,柯尔特公司在1960年代末期曾经研发了类似武器:M16 Rifle HBAR M1(HBAR是Heavy Barrel Assault Rifle的缩写,即重型枪管突击步枪之意)。1978年,柯尔特公司研制出第一支真正作为轻机枪的样枪XM106。之后,柯尔特公司对XM106进行改进完善,研制出柯尔特LMG轻机枪,并在加拿大正式投产,曾经出售给丹麦以及荷兰皇家海军陆战队——

与R0613 M16A1 HBAR类似的武器——CAR15 Heavy Assault Rifle M1

XM106研发前的几款重型枪管步枪1960年代末期,为了制造一种可以提供长久且持续火力的武器,柯尔特公司研发出M16 Rifle HBAR M1(公司内部编号R0606)以及M16A1 Rifle HBAR M1(公司内部编号R0606A),并进行试验。二者都采用重型枪管,发射模式均为单发、连发。唯一区别是R0606无辅助推机柄,R0606A设有辅助推机柄。此外,柯尔特公司还制造了R0606B型,并进行试验,该武器使用福斯特·斯图尔特文(Foster Sturtevant)设计的4档快慢机(专利号:US Patent No. 3292492),其有保险、单发、3发点射、连发共4种位置可选择。

上述几种武器均采用闭膛待击方式,且使用标准的三角形护手。这些型号的开发主要是为了参加美国陆军SAWS(Small Arms Weapons System,即轻武器系统计划,是美国陆军1964年提出的一项研究计划,核心内容是研究1967~1980年期间适合陆军需要的武器)计划的测试。而之后出现的R0613 M16A1 HBAR则采用非螺纹固定的枪管以及三角形护手(译者注:我因未找到R0613 M16A1 HBAR的图片,以类似武器CAR15 Heavy Assault Rifle M1作一呈现)。

与此同时,柯尔特公司还研发出几款弹链供弹的试验步枪。最典型的是Colt belt-fed M2 HBAR(柯尔特弹链供弹型M2重管突击步枪),以及CAR15 Heavy Assault Rifle M2(CAR15重型M2突击步枪)。这些武器于1964年11月被少量生产出来,主要用途是评估这些武器作为直升机舱门机枪的可行性。

XM106轻机枪的枪管可从上机匣前部拆卸下来,其上机匣安装有一个前握把和可折叠的两脚架

柯尔特公司第一款开膛待击轻机枪

柯尔特公司第一款真正作为轻机枪使用的武器出现于1978年,用于参加美军SAW(Squad Automatic Weapon的缩写,即班用自动武器之意。1970年7月,美国陆军正式提出SAW计划。)项目竞标。

起初,柯尔特公司的样枪为XM106。XM106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采用开膛待击机构。二是其前部设有一个杠杆,向下推动后可以让枪管从上机匣前部滑出。三是导气管安装在枪管前部的一个小三角形护手上,这个小三角形护手既可作为护手使用,也可避免射手在更换枪管时被枪管烫伤。四是其上机匣安装有一个前握把和可折叠的两脚架。

柯尔特LMG开膛待击轻机枪

之后,柯尔特公司对XM106进行改进完善,开发出柯尔特LMG(Light Machine Gun的缩写,即轻机枪之意)轻机枪。这支轻机枪仍采用开膛待击方式,开膛待击的最大优势是可避免枪膛过热而导致枪弹自燃,因为在待击时膛内无弹,热量不会传导到枪弹上。其次,开膛待击可让空气流过弹膛,从而带走弹膛的热量。

由于研制柯尔特LMG的项目是在M16A2步枪定型、生产之前启动的,所以很多在M16A2步枪上的改进并未出现在柯尔特LMG的早期原型枪上。例如,上机匣右侧未设导壳板,枪托和握把仍然采用M16A1步枪的设计,两脚架则采用M60通用机枪的两脚架,而柯尔特LMG的晚期型设有导壳板,枪托和握把采用M16A2步枪的设计,两脚架则有多种形制。

柯尔特LMG的早期原型枪。

柯尔特LMG的开膛待击机构非常独特,由柯尔特公司工程师亨利·塔特罗(Henry Tatro)设计,于1984年2月28日获得专利,专利号US 4433610。柯尔特LMG的下机匣直接使用标准的M16系步枪下机匣改造而成,也就是说,任何可变换射击模式的AR系步枪下机匣都可以改造成柯尔特LMG下机匣。

柯尔特LMG主要改进之处

在M16A2步枪基础上,柯尔特LMG主要改进之处如下:

空仓挂机释放杆下端延长

柯尔特LMG延长了空仓挂机释放杆的下端,下端可以与弹匣卡笋杆后部的凸起进行接触。在按压下机匣右侧的弹匣释放钮解脱供弹具时,下机匣左侧的弹匣卡笋杆被推出,弹匣卡笋杆后部的凸起同时推动空仓挂机释放杆的下端,从而解脱空仓挂机。在更换新的供弹具后,无需再按下空仓挂机释放杆,就已经释放了空仓挂机,可以继续进行射击,从而简化了柯尔特LMG的操作步骤。

由于柯尔特LMG采用开膛待击方式,所以在击发过程中若是松开扳机,枪机/枪机框组件将停留在机匣后方。此时,按动空仓挂机释放杆,枪机/枪机框组件并不会前移进行闭膛。

加拿大迪玛科公司改进的柯尔特LMG,采用M16A2步枪的枪托和握把

枪机框的两项改进

由于柯尔特LMG未设辅助推机柄,因此枪机框的右侧面未设与辅助推机柄配合的诸多凹槽,而M16A2步枪枪机框上设有诸多凹槽。

柯尔特LMG枪机框底部设有与击锤配合的缺口,而M16A2步枪枪机框底部无与击锤配合的缺口。

精妙的击锤设计

柯尔特LMG最精妙的设计是击锤,其击锤有两个作用。首先,击锤兼作枪机框阻铁,其上部设有凸起,该凸起与枪机框底部的缺口进行配合,从而对枪机框进行限位,形成开膛待击状态。另一个功能就是击锤本身的用途,也就是击打击针尾部,使击针击打枪弹底火,从而击发枪弹。

柯尔特LMG的击锤表面采用当时较先进的镀镍处理工艺,整体呈银色,表面光泽度较亮,既耐腐蚀又提高了击锤硬度及耐摩擦力;而M16A1步枪批量生产的击锤表面采用磷化处理工艺,整体呈黑色,虽然也耐腐蚀,但强度、表面光泽度比镀镍处理的击锤差。

此外,柯尔特LMG的击锤下部取消了与单发阻铁扣合的凹槽,击锤顶部的形状也进行了一些修改。

加拿大迪马科公司完善的柯尔特LMG机匣右侧铭文

改用新型液压缓冲器

柯尔特公司工程师斯坦利·西尔斯(Stanley Silsby)和亨利·塔特罗(Henry Tatro)为柯尔特LMG研发出一种新型缓冲器,该缓冲器使用液压原理,可降低LMG的理论射速,其理论射速可从700~950发/分降低到600~750发/分。偏低的射速可以提高射击精确度,减少枪弹消耗量,并且可以增加枪管寿命。

此外,LMG质量大,再加装这种新型液压缓冲器,使得其后坐力较低,对精确压制非常有利。改用可调高度、风偏的照门

轻机枪需要提供精确且持续的火力,从而可以压制单人目标或区域。亨利·塔特罗认为,之前在M16A1步枪提把上的照门不足以满足火力压制的需求。因此,他重新设计了照门。与之前在M16A1上的版本相比,新照门可以更好地调节照门高度和风偏。新照门底座与提把分离,照门高度可以通过照门底座上的拨轮进行调节。此外,风偏调节旋钮也进行了修改。射手可以用手直接扭动风偏调节旋钮,而不需要使用弹尖或者其他特殊工具调节风偏。这个设计最终应用到后续的M16A2、M16A3、M16A4步枪上,以及M4卡宾枪的可拆解提把上。

枪管厚度更大

在1960~1965年期间,柯尔特公司为M16系武器族开发了重管型号。但是这些武器的枪管和柯尔特LMG的枪管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柯尔特LMG的枪管厚度比之前的重管厚度更大,据说柯尔特LMG枪管的直径达到了1英寸(25.4mm)。

护手外形呈方状

柯尔特LMG的护手呈方形,其与M16A1步枪的三角形护手不同,也不同于M16A2步枪的圆柱形护手。

枪管提把

由于柯尔特LMG的质量较大,枪管中部设有一个类似FN FAL步枪的提把。

加拿大迪马科公司完善的柯尔特LMG机匣左侧铭文

惨淡停滞及在加拿大的第二春

在研发过程中,柯尔特公司参与LMG研制工作的职员生不逢时,遭遇调整。部分工作人员被调换岗位,以进行当时柯尔特公司的重点项目——M16A2步枪的研发、生产工作。加上缺乏时间、资金以及人力,柯尔特LMG的研发工作陷入停滞。因此,柯尔特LMG的研制工作只停留在样枪阶段。

然而,柯尔特LMG在加拿大获得了第二春。加拿大政府获得M16A2步枪的制造权后,将制造任务交给了迪玛科(Diemaco)公司,为其军方提供该武器。当时,迪玛科公司的研制人员有机会到美国柯尔特公司参观学习,他们看到了柯尔特LMG样枪,认为迪玛科公司可以继续研发此枪。在获得柯尔特公司的许可权后,迪玛科公司投入资金以及人力,对其进一步完善并将其投产。

虽然迪玛科公司比柯尔特公司的规模小,但设计团队的水平较高。1986年12月,在柯尔特LMG投产前,迪玛科公司对柯尔特LMG的击发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制造公差进行研究。之后,迪玛科公司对击发机进行了一些修改,以适应当时他们的生产能力和工序。12月15日,柯尔特公司将一支LMG样枪送到迪玛科公司作为参考,该样枪序列号为X24382。1987年3月,迪玛科公司完成大部分的修改设计,而武器的预生产则于4月开始。4月的第一个星期,柯尔特公司对迪玛科公司的12支预生产样枪进行了评估,从而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1987年夏季,柯尔特公司对第一批预生产样枪进行评估测试。

1987年冬季,柯尔特LMG的设计终被完善。1988年,该武器正式投产。首个量产型号命名为M16A2 LMG(柯尔特公司内部编号R0750)。这批武器完全在加拿大制造,并由迪玛科公司出售,也有少量提供给柯尔特公司出售。柯尔特公司在这批由他们出售的LMG上印有柯尔特公司的标识。

迪玛科公司生产的柯尔特LMG与加拿大的C7、C8步枪都采用迪玛科公司的冷锻枪管,枪管局部的外径进行了一些修改,从而适应新的提把安装接口。迪玛科公司还对武器的两脚架进行了修改,脚架的长度可进行调节。

迪玛科公司生产的柯尔特LMG也采用M16A2步枪上的一些新设计。比如M16A2的带指槽握把,与上机匣为一体的导壳板,以及更方便拆解护手的固定环。导气箍上的三角形准星座也进行了更换。导气管的外径、内径都变大了,从而可以增加导气管的容积,火药燃气可在导气管内更充分地膨胀,从而降低气室内的火药燃气压力以及温度。此外,这样可增加导气管吸收的热量,从而缓解气吹式自动原理对持续射击带来的弊端。

2001年,柯尔特公司推出LMG的新型号,命名为CAR(Colt Automatic Rifle)(R0750MC)。该型号使用平顶式机匣,枪管下方增设一个刺刀座,准星座两侧加装有TRI-AD I导轨,便于安装附件,两侧的导轨上方都设有枪背带环安装孔。之前的两脚架被拆除,在枪管上固定有一个两脚架安装轴,新的安装轴可以让射手在不同情况下快速拆装两脚架。

大多数CAR由迪玛科公司出售,迪玛科公司则将这些武器命名LSW(Light Support Weapon)。部分LSW被出售给丹麦以及荷兰皇家海军陆战队。由于客户需要半自动以及全自动发射功能,那批LSW放弃了开膛待击方式,采用闭膛待击方式,且设有辅助推机柄。

柯尔特LSW准星座左右两侧加装有TRI-AD I导轨,两侧的导轨上方都设有枪背带环安装孔。之前的两脚架被拆除,在枪管上固定有一个两脚架安装轴,新的安装轴可以让射手在不同情况下快速拆装两脚架。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