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元年[关于新纪元元年的简介]

懵懂先生 投稿文章新纪元元年[关于新纪元元年的简介]已关闭评论51阅读模式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发展,如果说有一个标志性的转折人物,那自然就是秦始皇无疑。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正如后世所谓的百代皆行秦政,虽然自秦以后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早已和秦制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最高统治者却仍然还是以皇帝为核心。因此可以说,以秦始皇为代表的秦政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重要转折点。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但这里所谓的秦政,也就是皇帝制度,又是何时确立的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在《史记·六国年表》中则是这样记载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秦王嬴政)二十六(年):王贲击齐,虏王建。初并天下,立为皇帝。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如上所述,秦王二十六年,秦将王贲灭齐,正式一统天下,遂确立皇帝制度。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皇帝制度的创始之年,也就是秦王嬴政二十六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但既然最高统治者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名称变化,那么从这一年开始的秦国,也就正式被后人称之为大秦帝国,同时这一年也正是所谓的大秦帝国元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这一年在历史上就有三个名称,首先是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其次是大秦帝国元年,最后就是今天在全球使用的公历前221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但对于中国历史而言,自然还是要属大秦帝国元年的意义更大。因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便正式进入了新纪元,也就是宣示着两千年帝国时代的到来。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但可惜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录本年各月份所发生的事,因此下文就只能以推演的方式还原这一年在神州大陆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从而分析这一年对于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力。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这是史书中在大秦帝国元年记录的第一件事,再结合本年大一统的完成,因此这件事自然就是发生于本年年初,毕竟之后的所有事件都是建立在大一统之上。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然后再看史书记录,当时齐王田建和齐相后胜先是发兵守卫齐国西部边陲,但是没想到秦军突然从北部袭来,因此才导致了齐国因为措手不及而被攻灭。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虽然对于灭齐一役看似已经描述的很清楚了,但是在《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中却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说法: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四十四年,秦兵击齐。齐王听相后胜计,不战,以兵降秦。秦虏王建,迁之共。遂灭齐为郡。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如上记载中内容,这里是以齐国为视角,其中的四十四年则是指的齐王田建在位的第四十四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然后这里讲的是,当时的齐国其实并没有和秦国直接作战,而是不战而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从《秦始皇本纪》中的(齐国)发兵守其西界,到《田敬仲完世家》里的(齐国)不战,以兵降秦,很明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那么哪一处记载更为真实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来分析就比较清晰了,那就是为何在《秦始皇本纪》中要先强调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然后才是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说白了就是以秦国的视角来看,他们并不是主动进攻齐国的,而是因为齐国首先挑衅秦国,所以秦国才被迫反击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太史公之所以分成两种观点记载,便是为了说明当时秦国灭齐虽然在本质上还是侵略战争,但为了强调大一统的正义性,所以秦政权便强行认定是齐国首先挑衅的大秦,从而为之后灭齐提供大义名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本来在战争频繁的战国时代,所谓的大义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但随着秦国的即将一统,秦政权才开始搬出了这套说法。同时秦政权也不光是针对齐国,事实上对于所有攻灭六国的战争,秦政权都有所谓的大义名分做凭借。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正如之后秦始皇在与群臣会议时所谈到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异日韩王纳地效玺,请为籓臣,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兴兵诛之,虏其王。《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明明是秦国强行吞并韩、赵、魏三国,结果在秦王嬴政的口中,便成了韩、赵、魏三国因为首先背叛秦国,所以才被秦国兴兵诛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至于楚国,那自然也是因为楚国首先挑衅大秦,所以才被大秦攻灭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荆王献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如上内容,这里面还专门强调是楚王畔约,然后大秦才会发兵诛。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最后的燕国那就更不用说了,荆轲刺秦王一事,要是让燕国再活着那就是对不起天下百姓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兵吏诛,灭其国。《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在秦王嬴政口中,就直接骂燕王是昏乱,所以大秦灭燕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以上包括齐国在内,可以说在秦国官方的口中,几乎都是因为六国首先背叛秦国,所以才被秦国所攻灭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再结合之前秦国远交近攻的战略,可以看到此时的秦国已经逐步从一个征服者向一个管理者进行转变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也就是说,秦政权在有意识的向天下百姓渲染一种全新的观念,那就是六国并不纯粹是秦国的敌国,他们和秦国本为同盟国,只是因为他们先背叛了秦国,所以才被秦国灭了。因此秦国自然就可以代替他们管理六国的百姓,从而让六国的百姓也能安心接受秦国的治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说灭齐并不意味着一统天下,而灭秦之后官方宣传思想的全面转变,才意味着天下一统的真正到来。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虽然目前限于史书记载,我们已经无法得知秦政权在灭掉最后的齐国后是如何进行具体宣传的,但大概意思应该和秦始皇嬴政所说的话没有太大区别。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并且在之后讨论帝制之时,秦政权的诸臣则又在秦始皇原有的观点上,进一步推出了兴义兵,诛残贼的思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换言之就是,秦军已经不仅仅只是秦军了,而是成为解救天下百姓的义兵了,同时六国也不再是周王朝认定的合法国家,而是所谓的残贼。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说白了,六国无能且故意挑衅秦国,所以他们被灭是应该的,而大秦也并不是征服者,至少在秦政权的官方宣传口吻中不是,而是拯救六国百姓的新政权。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从上面这些内容中就能看出,以秦王嬴政为代表的秦政权确实是在想尽办法安抚这个已经混乱了五六百年的天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至于这样的办法到底有没有效,虽然从秦国最后的结果来看确实不太好,但至少秦始皇这样做确实让天下人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那就是七国并不是单纯的七国,而是有可能融合在一起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另外从秦军平定齐国,到将消息传到咸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可以勉强将灭齐之战的时间段大概放到一月到三月。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故而大秦帝国元年的年初三个月,便都是以灭齐和稳齐为主。其中固然是以军事战争为主,但秦政权下属的宣传部门所进行的新一轮宣传活动,也是不能完全忽视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之后随着大秦真正意义上一统天下,那么自然就是商议帝国如何改制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虽然当时的秦国也不是就没有完整的制度,但正如秦始皇对群臣下达的诏书中所说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在已经树立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正义名分后,以秦王的名义管理天下百姓自然就有点不太合适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秦王嬴政强调改制,固然是有所谓的无以称成功,传後世,但实际上还是为了改变过去在六国百姓心中秦国虎狼之国的印象,从而以一种全新的面貌让天下人接受。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那么什么是全新的面貌呢?首当其冲自然就是最高统治者的名号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如果还是叫秦王,试问天下百姓会怎么看这个秦国?你秦王征服了我们,所以我们就该屈服吗?我们有自己的王,所以又凭什么听从你秦王的命令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提出一个能让天下人接受的名号,不仅仅是秦王嬴政自己的想法,也是当时天下局势的迫切要求。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正如历史学家王子今在其著作《秦汉称谓研究》中所提到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秦国)执掌管理天下的最高权力的独天子一人,这一政治新局是与皇帝名号的确立相联系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可以说,确立皇帝制度的背后所具有的意义是非凡的,并不是单纯下面人提出一个名号,然后大家觉得好就能用了,实际上提出的名号必须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才可以。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然后再看关于皇帝制度确立的具体细节: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这里的臣等,包括但不限于秦政权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等人。同时还要看到,当时除了秦臣外,也包括一些博士在内。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这一次讨论帝制的御前会议,可以说是一场涉及人员非常广泛的大讨论,并且其中不仅仅有秦国人,还有其他各国有名望有学识的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可见对于这次大讨论,秦王嬴政确实是非常重视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虽然史书中对于这场讨论好像就是大家开了个会,然后就讨论出了结果。但实际上如此重大的会议,必然也是经历了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然后再看群臣们得出的结论:帝国最高领袖为泰皇,同时对于泰皇的所有行为也都做出了相应的规范,比如命为制,令为诏,自称则为朕。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其实从泰皇名号中也能看出,在这场御前会议中,山东六国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毕竟泰皇虽然又叫人皇,但实际上隐约间还是直接指向泰山的,包括后来秦始皇嬴政去泰山封禅一样,都能说明当时天下对于泰这个字的巨大认可。所以明明是秦国的王,却被山东那些人硬是改为了东方的皇,可见当时御前会议中的讨论是有多么激烈。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另外之前秦王嬴政的命令明确是议帝号,然后群臣给出的最终结果却是泰皇,几乎完全不考虑帝字,这真的就是巧合吗?还是说那些人确实是在故意在无视秦王嬴政的命令吗?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按理来说,山东的那些博士不谈帝号也就罢了,没理由秦国的重臣们也完全不提。但无论如何,最终的决定权都在秦王嬴政手中,所以尽管群臣给出了这么一个不甚满意的结果,好在秦王嬴政还能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之后秦王嬴政可能也是考虑到泰皇象征山东六国地域,过于偏重六国而有损秦国。同时再结合之前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曾短暂的自称过西帝。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秦王嬴政便从泰皇和西帝中各取一字,然后结合起来便是皇帝。同时泰山在东方,西自然是指的西方,因此秦王嬴政执意去掉泰和西两字,或许也是在试图消除东西各国的固有界限。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当然在史书中自然是不会描绘的这么清楚了,而是直接记录了秦王嬴政的最终决定: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如上记载,最终秦王嬴政选用皇帝称号,然后其他规制则一概保留。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另外还要说的一件事就是,秦王嬴政除了将自己的称号修改为皇帝外,另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帝王名号: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如上记录,这就是秦王嬴政在皇帝之后提出的新的帝王名号,也就是后世熟知的太上皇称号。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但这里的这个太字,其实是泰,这一点可以参照后世出土的《里耶秦简》中记录的一条内容:庄王为泰上皇。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因此太上皇的最初名称是泰上皇,再结合之前群臣给出的结论中所谓的泰皇最贵。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说,秦始皇嬴政也并没有完全否定群臣的建议,而是将泰皇移到了他的父亲庄襄王那里。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至于之后秦始皇所颁布的除谥法,因为只存在于秦帝国时期,并没有传到后世,所以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而秦始皇所建立的皇帝制度和太上皇制度,则是在之后相继传承了两千多年,对后世的帝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在确立了基本的帝制名号之后,秦始皇便又开始从宣传角度出发,相继施行了三项重要举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第一件:推崇流传于齐国的五德之传,并以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为由,正式确立了秦帝国的基本方向,那就是水德。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第二件:在水德基础上,在全国推广和水德有关的制度,其中尤其是对于衣服颜色的规定,必须为黑,也就是符合水德要求。同时还取用《易经》的坎卦,坎卦为水,又为数字六,因此秦帝国所有能够表现出的事物皆以六为纪,也就是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第三件:正式修改历法,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这次修改历法,也是为了象征秦朝代替周朝。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正如《三家注史记》中注释的:周以建子之月为正,秦以建亥之月为正,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这里讲的内容是,周朝以前是用夏历的十一月,也就是建子之月作为一年之始。而秦帝国为了做出区别,便改正朔为建亥之月,也就是以十月作为一年之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秦帝国元年其实只有十一个月,当然这是建立在秦国之前用的是周历的基础上。因为周礼以十月为岁末,十一月为岁首,而秦国如今改为了十月为岁首,因此就比过去要早一个月进入新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以上内容,都能说明秦王嬴政是想要全面打造这个崭新的帝国。故而在讨论完基本的名号制度后,便就轮到帝国的根本制度,也就是帝国的基本行政体制。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而针对帝国基本行政体制的讨论,自然又会是一场激烈的争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正如史书中的记载: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当时秦政权的丞相王绾便作为诸臣代表提出了他的建议,那就是考虑到秦帝国国土广袤的问题,尤其是很多边远地区如果不派遣诸侯王去镇守就很难稳定下来,所以希望始皇能够分封诸皇子为王来镇守各地。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应该说,王绾的建议还是非常有道理的。甚至如果以上帝视角来看的话,那么毫无疑问王绾等人的观点才是最正确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虽然目前史书中对于秦丞相王绾的记录非常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王绾为丞相的几年里恰恰是秦帝国一统天下的关键时期。而秦帝国时期的始皇虽然权力很大,但丞相王绾依然是绕不过去的二号人物。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另外再从两年后始皇在琅邪立石颂功的记载中也能看到,当时尽管已经有了另外一位丞相隗林,可王绾也依然还是丞相,并且列于廷尉李斯之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说,丞相王绾的建议并不是简单的说说而已,事实上他的观点背后也代表了秦廷内部很多人的观点。并且包括之后博士淳于越再次提出分封之策,本质上也还是这场御前会议中丞相王绾分封观点的补充。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然后再看这场御前会议中的另外一个观点,也就是廷尉李斯的说法: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李斯的论点则主要是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只有完全的中央集权才可以保证国家的稳定。而一旦分封,就势必会造成周朝诸侯之乱。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但是在具体体制的实际运作上,丞相王绾主张能够施行部分分封的方式管理一些偏远地区;而廷尉李斯则是以结果倒退过程,既然周朝分封失败了,那就说明分封只能造成动乱。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最后始皇则作为裁决者,给出了他的结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如上记录,始皇自然是认同廷尉李斯的观点。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之前一统天下的过程就是为了消灭各地诸侯,如今再反立诸侯,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因此始皇自然是同意李斯的观点,坚决施行郡县制,拒绝任何分封。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应该说,以始皇和李斯的聪慧,他们不会看不到偏远地区难治的问题。那么为什么,始皇和李斯还是要坚持不分封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其中李斯不必多说,他能上位主要就是靠着始皇扶持,所以他自然要说始皇爱听的话。至于始皇,他这么做的原因,恐怕更大的可能还是因为他太过理想化的缘故。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首先毫无疑问的一点就是,绝对的中央集权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分封制会造成动乱也是必然的。但有时候结论正确,不代表就是对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简而言之,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绝对毫无问题的制度,只有真正符合社会实际的制度才是好的制度。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始皇的问题就在于,他所构造的帝国制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超前的产物,但超前也意味着不符合实际的国情。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而始皇从他之前坚决修改各种制度名号中就能看出,始皇是真正想要缔造一个能够传之无穷的完美帝国。所以始皇就必须要考虑到所有问题,因此如果是建立在这一点上,则始皇会选择李斯的建议就没有任何问题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比如之后的汉帝国就是因为选择了分封的策略,虽然最终还是稳定下来了,但期间也确实是遇到了诸侯内乱的问题,因此这也的确证明了始皇的考虑并不是错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但之后的秦帝国不到十几年就崩溃了,也证明了始皇忽视掉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的帝国所面临的并不是会不会发生诸侯内斗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正常延续下去的问题。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丞相王绾和博士淳于越等人的观点或许会被今天很多人视为短视,但如丞相王绾等人恰恰又是秦帝国统一之时真正具体执行的人。说白了,始皇虽然是秦帝国一统的最高领袖,但他平时做的最多的也无非就是指明方向,而最终则都是需要丞相王绾等人一步步去具体执行的。所以丞相王绾等人他们考虑的问题就比较实际了,他们不会太过期望以后,他们只是以当下的视角来看待帝国的问题。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始皇的观点更有前瞻性,但在当时则是错误的。而王绾等人的观点虽然在以后是错的,但在当时却是对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遗憾的是,始皇终究是没有退让,哪怕之后博士淳于越等人为了挽回帝国,再一次提出分封之策,也还是没有换回始皇的回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就这样,在中国历史第一次走向大一统后,随即迎来的便是一个完全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大一统帝国。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本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以上就是秦始皇为这个全新的帝国所制定的行政体制,帝国犹如一个金字塔一般,秦廷中央总控一切,而地方三十六郡则是以几乎完全一样的标准和制度进行管理,并接受秦廷中央的控制。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这样的制度好吗?从我们后人的眼光来看确实挺不错。但是在当时天下刚刚一统,六国复辟势力蠢蠢欲动的局面下,这个制度反而是极大限制住了地方的自主性。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比如最重要的一点,一旦地方发生叛乱,尤其是那种波及数郡的叛乱,地方该如何处理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各郡只管理各郡的问题吗?显然是不行的,毕竟叛乱一旦波及各郡,那么仅仅是郡一级的军事力量往往是很难应对叛乱势力的。可如果是各郡联合行动,那么在没有更高一级官员负责的情况下,各郡的又该听谁的话呢?如此不又很容易被叛乱者各个击破吗?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而如果各郡一遇到叛乱就上报给秦廷中央,那么秦廷中央是不是还得先调查一下,那么再以当时的信息传递效率,是不是就意味着叛乱势力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应对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丞相王绾和后来的博士淳于越等人不断向始皇建议分封的缘故了,分封本质上并不是单指分封,而是以分封的名义在各郡之上设立一个更高一级的行政单元,从而让地方应对叛乱时能够有更高的效率去处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这一点汉高祖刘邦就做的非常好,在已然存在很多异姓诸侯王的情况下,还同时设立齐、代、楚、荆四大诸侯国镇守四方。其中尤其是皇长子刘肥所统领的齐国,无论是在阻止地方叛乱扩大化上,还是在协助中央平定地方叛乱上,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汉帝国建立初期虽然叛乱不断,却是有惊无险,而秦帝国一旦发生地方叛乱,便三年不到土崩瓦解。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当然了,秦帝国最终崩溃的原因还是有很多的,并不仅仅是地方行政体制的问题,只是这方面确实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后世大一统帝国在最初建国时,几乎都是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分封,然后在稳定之后才慢慢撤除的。并不是这些帝国的开创者们都是故意开历史倒车的,而是在当时那个信息传递效率特别差的年代里,这样的制度反而是最有效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当然了,毕竟秦帝国是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所以对于很多问题考虑不周也是可以理解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而秦始皇所缔造的这些制度,好的方面自然可以延续数千年;至于不好的方面,则又会让后世那些王朝的领袖们不断修正。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另外要说的一点就是,以上这些制度的颁发,并不是在某一天全部设定的,而是在不同时期分批发布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比如同年除了确定帝国基本名号和帝国基本行政体制外,还做了一下其他规划。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其中除了营造奢华的宫殿群外,对后世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车同轨,书同文,将以秦制为特色的各项制度全面推广到天下各郡中、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而后则又是收天下兵,聚之咸阳,以试图削弱地方百姓的武器数量;接着又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将天下有影响力和有财力的大家族集中到咸阳进行管制。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以上就是大秦帝国元年在神州大地上发生的重要事件,至于其他更细节的内容,因为史书中没有记载,所以也就无法详细论述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大秦帝国元年,作为中国历史走入大一统时代的第一年,也是中国进入帝制时代的第一年,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就是非凡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更不要说这一年所确定的一些制度,比如皇帝制度、太上皇制度、中央集权下的郡县一体制度等等,都对后世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所以说,大秦帝国元年所出现的一系列巨大变化,从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改变了中国历史,同时也影响了我们今天的历史走向。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完)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6626.html

懵懂先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4月2日 19:07:33
  • 转载请注明:http://wswcn.cn/106626.html
投稿文章

好文:吸管杯吸管有塑料味如何清除(吸管杯吸管有塑料味怎么清除)

怎样才能兼顾到绿色环保与消费体验 多家连锁品牌使用纸吸管容易软化影响口感遭诟病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解亦鸿 最严限塑令的实施,或许要从一根原本毫不起眼的纸吸管说起。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
投稿文章

蒲公英根泡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它的食用方法有很多,不仅可以凉拌着吃,还可以用来煮水喝,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湿的作用,对于常见的风热感冒以及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疾病疾病都有非常好...
投稿文章

在生活中对垃圾分类的原因(生活中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把有用物资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为什...
投稿文章

e等于多少(数字e等于多少)

很多人使用excel输入身份证号或银行卡的时候会变成e+17的样式,这是因为身份证号码和银行卡号一般在15位以上,如果直接在单元格内输入数字后返回结果是科学记数的数值。那么应该怎么设置呢? 方法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