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地支是指什么

2023年3月31日13:41:59十二地支是指什么已关闭评论

地支,是古人用来记录时间的符号,因为有十二个符号,所以叫十二地支。古人用十二地支记月,月为阴,阴为地。分别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的含义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的开始。(丑)纽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辰)震也,伸也,万物震起而生,阳气生发已经过半。(巳)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午)仵也,万物丰满长大,阳起充盛,阴起开始萌生。(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酉)老也,犹也,万物到这时都犹缩收敛。(戌)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亥)劾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十二地支代表的时间:【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