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村口的商店买东西,遇到村里几位老人在商店门口闲聊;我顺耳听了几句,原来几位老长辈在一起回忆过去的往事,话题是上个世纪,我们的老村曾经遭受过一次洪水淹没,除了房屋受损之外,被洪水淹没的土地短时间内无法直接耕种,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出门讨生活。想到那些年曾经受过的苦,几位老人神情黯然。
不过,刚才老人们谈到洪水淹没过的土地不能直接耕种,这句话引起了我的思索;我想:洪水淹没过的土地,应该冲刷来很多丰富的淤积泥土,这些淤积泥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沉淀后覆盖在曾经耕种的土壤上,相当于给耕地施上了一层天然有机肥;那么,既然洪水淹没过的耕地有土质肥沃的理论可能,但老人们为什么说,被洪水淹没的土地不能直接耕种呢?
带着疑问,我特意咨询了其中一位年愈八十的长房老伯;老伯回答说:被洪水淹没并长时间浸泡的耕地,虽然能够淤积一些带有肥分的有机物;但洪水淹没的土地,曾经适宜耕种的表层熟土被水流冲刷掉了,而后来淤积的淤泥土属于凉土,凉土不经改良是无法直接耕种的;这些凉土改良需要一定的时间过程,所以说,被洪水淹没的土地短时间内不能直接耕种。
洪水淹没土地直接耕种的不良反应
长房老伯说:如果洪水淹没的土地不经修复和改良直接耕种,不仅会造成种子烂种无法生根发芽;即使种子能够发芽,还会存在烧根烧苗现象,直接影响作物成活率和成活质量;因作物的茁壮成长与提供的种子资源优质度有关以外,还与土壤的性质性状,肥力,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气候条件,光照程度等客观因素有直接关系;如果作物生长存在客观不利因素,作物就不能健康安全成长,会出现长势弱,萎苗,枯苗,授粉不良,瘪粒,空苞,谷穗不实等质量下降产量降低等现象,也就不能保障土地生产的基本合理收成。
洪水淹没的耕地不能直接耕种的具体原因
一,凉土不利于保持地温;长房老伯说:刚才我给你讲过,洪水过后淤积的泥土属于凉土;凉土是指长期沉淀在水底的淤泥土,比如塘泥土,河心土;因为凉土没有经过太阳照射,土温较低,不利于保持土壤温度,不利于保障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温度;另外,凉土不经改良直接耕种,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现象;洪水淹没淤积的冲刷土比较粘重,如果水分蒸发,会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层硬壳;这层硬壳板结时,会扯断作物根系,或者致使作物根系露出土壤,不利于土壤保湿保潮保水,不利于作物成活和形成产量。
二,土壤肥力下降;大伯说:虽然洪水淹没的土地,洪水径流会带来一些有机物;但原来耕地良田熟土也被洪水冲走;落在耕地土壤表层的是生土,其土壤结构,性状,性质,养分构造,微量元素含量与游离活性,以及土壤温度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洪水冲来的凉土除了有些理论肥力之外,基本形态仅为土粒聚集的堆积,基本不具备耕作土壤的基本功能;土壤的肥力来自于营养物质的丰富与全面,洪水冲来淤积的凉土,有机质含量少,游离活性差,实际上,洪水冲刷后的土地属于肥力下降。
三,土壤微生物匮乏;微生物是土壤熟化的重要要素,微生物的活跃程度体现了土壤熟化程度;被洪水淹没并长时间浸泡的土地,原来土壤中的微生物基本被冲刷干净,而洪水带来淤积的微生物也基本失去存活能力;土壤中缺乏微生物,有机质不能被熟化分解成作物可利用的养分;所以说,微生物匮乏的土壤不利于作物安全生长和茁壮成长。
四,土壤通透性下降;老伯说:被洪水淹没过的土壤通透性变差;因为洪水冲刷而来并浸泡淤积的凉土比较粘重,土壤缝隙中的气孔基本被水分填充,土壤通透性变差;而原先耕地熟土被冲刷之后,较深耕层虽然能够保留在原位,但深层土壤含氧量极差;况且,洪水淹没或浸泡的水分自重压力,也会将深层土壤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气孔缝隙变小;所以,洪水淹没的土壤通透性变差,不利于作物根系呼吸和新陈代谢,也不利于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物质。
洪水淹没土地的五个改良措施
一,排水暴晒土壤;老伯说:洪水淹没的土地需要经过土壤改良和生态修复才能恢复生产能力;当洪水退去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如果田间被冲出沟壑,在排出田间积水后及时使用壑土回填,使田块趋向于基本平整;平整田块后,就可以让淹没土壤在太阳下暴晒;暴晒的目的是让阳光吸收田间水分,让土壤吸收热能,逐步恢复土壤深层温度,晒死土壤中的病毒菌核。
二,清除田间杂物;当洪水淹没土地经太阳暴晒一段时间后,田间土壤水分减少,人能够在田间行走而鞋子不被淤泥沾染;这时候,需要清理田间被洪水冲刷而来的枯枝树叶杂草秸秆等杂物和生活垃圾;以及洪水径流带来的砂浆石块,贝壳砖瓦等杂物;使田间适于耕作,适于播种一般农作物。
三,土壤表层撒施生石灰消毒除菌;被洪水淹没的土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晾晒后,并经过杂物清理,可以在土壤表层撒施一些生石灰;撒施生石灰的目的是防止产生病毒和瘟疫细菌,防止传染病菌滋生;因为生石灰有灭菌除卵的作用,生石灰遇水潮湿后,能够分解成粉末状碳酸钙;生石灰遇水溶解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能,这种热能能够灭除土壤中的细菌和虫卵;同时,生石灰分解后,能够中和土壤中一部分酸性物质,能起到改良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另外,生石灰释放的热能,能够增强土壤温度,能够促进土壤矿物质游离活性,能够促进土壤熟化过程。
四,翻耕晾晒;老伯说:洪水淹没过的土壤经过消毒处理后,即可进入深翻晾晒过程;深翻的目的是将生石灰翻入土壤深层,增加深层土壤温度,促进深层土壤矿物质游离活性;同时,深翻土壤是让冲刷而来的淤泥深层也经历风吹日晒自然风化,提升淤泥层土壤温度,使之性状趋向于熟土性质;为了提升土地肥力,尽快恢复土地生产能力;在土壤深翻之前,还需要施入一定数量的农家有机肥,尿素,复合肥和土壤改良剂,与生石灰一并翻入土壤深层。
五,撒施草木灰耧耙;当洪水淹没过的土地经过深翻晾晒一段时间后,在播种作物之前,要在田间撒施一层草木灰,并经过耧耙细作,精整土地,使耕层土壤符合播种条件要求;因为草木灰既有灭菌除菌的作用,还有增加土壤矿质元素,增加地温,改善土壤生理性状的能力;草木灰是植物秸秆燃烧后留下的灰迹,凡是植物所含的矿物质,草木灰中基本都有,特别是磷钾元素非常丰富,它能起到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草木灰施入洪水淹没过的土壤,能够改善土壤粘重程度,能够改变土壤团粒性状,能够提升土壤含氧量和通透性,能够促进土壤有机元素游离活性,能够有效提升土地生产能力。
概述
被洪水淹没过的土地短时间内不能直接耕种,这是因为洪水过后,洪水冲刷而来的淤泥淤积在曾经耕种的土地上,这些淤泥属于凉土,不具备耕作和种植条件;而且,洪水冲刷而来的泥土含有杂物,细菌等,不利于作物安全生长;所以,被洪水淹没的土地需要经过修复改良才能耕种;这个改良过程需要视洪水的大小,土壤浸泡的程度,泥水淤积的程度而定,如果曾经的良田被洪水浸泡时间较短,通过暴晒,清理,生石灰消毒,深翻,撒施草木灰等修复程序后,数月内土地即可恢复耕种能力;如果洪水淹没耕地浸泡时间过长,这个修复过程也就很漫长,如果要恢复到洪水淹没前的耕种水平,大约需要花费两三年的时间了。
不负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