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四十年看变化》,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家居用品变化带来的幸福感提升。
52岁的周先生在中心街经营一家家居用品店,店内商品玲琅满目。周先生说,自己做生意已有三十年,最早经营的是布料生意。80年代初,人们穿新衣大都买布匹再量身定做。
家居用品经营户 周富生
(当时)商贸大厦那个大厅是露天的,全部四行都是卖布料的。那个时候卖布料是特别流行的,人们一般对穿布料特别讲究。比如你要做裤子买1.1米布料,然后再找个裁缝一做,那个时候成品(衣服)比较少。
那时候,布料生意之繁荣周先生至今印象深刻,比如做西服用涤纶、做衬衣用的确良等等,但这种繁荣景象持续到1998年左右,呈下滑趋势。鉴于对布料有了一定的了解,2000年,周先生转行做起了床品家纺生意。我国传统床上用品使用的面料比较单一,只有粗纺棉布、丝绸和缎料;八十年代中期兴起的踏花被,面料多用晴纶和涤棉;一直到九十年代,全棉面料才小批量上市,花型则多采用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图案。
家居用品经营户 周富生
那个时候的床上用品比较单调,床单就是传统的西安生产的骊山床单。骊山床单有蓝色、有黄色还有红色,中间一般都印的大牡丹还有喜鹊,当时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这个床单。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交通业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地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周先生经营的纺织品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工艺更加精细化。面料除了内在质量要求外,还必须有很好的外观。原来一块粗布床单只需十几块,今天一块贡缎、提花、色织等纯棉面料床单价格达到三百多,但依然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市场主流。
家居用品经营户 周富生
到了2005年,从南方传过来刺绣工艺,代替了咱们原来传统的骊山床单,原来的面料是传统的斜纹布,现在流行暖绒棉、蚕丝棉还有贡缎棉,而且现在的四件套花型比较多,也很新颖。
改革开放四十年,床品纺织业发生了很大变革,作为生意人还有一点改变让周先生感触颇深,那就是进货越来越便捷。
家居用品经营户 周富生
原来西安进货,那个时候路况不太好,一晚上坐车八到十个小时才能到,第二天一早上进货,货进好以后把货拉到车上,坐班车再返回原地,那个时候特别辛苦。
2003年前后,陕西省内货运部悄然兴起,生意人们再不必一直跟随货物奔波,进好货直接由货运部发回来。而现在,进货甚至可以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就能完成。
家居用品经营户 周富生
商家把图片通过微信给我们发过来,我们把花型一选,然后把款打过去,他们直接就给我们发过来。另一方面,货源从西安发展到全国各地,产品越来越多样化,也为顾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小小床上用品的更新换代,我们可以看得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追求温饱到现在追求品质的跨越,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们的生活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
来源:延安广播电视台 记者:周欣 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