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人数众多的大国。中国人的姓氏传说;是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约五千年),就有了姓。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那时是母族社会,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就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
姬姓好牛叉的感觉啊,百家姓一半都是由黄帝(姬)而来
传说和文献中出现的氏有不少,最早的是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等。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时代,风是中国的第一个姓,这个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领是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替代结绳记事。女娲氏之后为神农氏即炎帝,炎帝其后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黄帝所在部落的称呼叫有熊氏,黄帝称帝位后统治了中原大地。
炎帝而来的姓感觉比不上黄帝的多啊,伏羲、尧舜啥的就更少了,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是有道理的
黄帝有25子,得姓有12个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这12个姓事实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据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黄两帝之后。炎黄两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无论你我他同姓一家亲,都有一个共同的根。
额,蚩尤好可怜啊,才俩
历来以为中国人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关系也在变化。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是由君主所封的地、爵位、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转变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
原来百家姓也是中华上古文明的重要遗产之一
中华民族传统家谱早有记载;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记录,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人类遗传规律科学。按这条遗传规律明确规定不同姓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氏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想必这也是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岁月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