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自我介绍(五分钟自我介绍大概多少字)

2023年3月9日16:46:11五分钟自我介绍(五分钟自我介绍大概多少字)已关闭评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离开陕北20多年后,在福建省工作期间,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同志以这句话作标题,5000多字娓娓道来:

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常言道,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参天大树有根,万里长河有源。读懂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这席直抵人心的自我介绍,如一把钥匙。

这是一位常年深入偏远农村的大国领袖。多少回,前一天总书记还在风云际会的外交场合,第二天已轻车简从,风尘仆仆来到乡亲们中间。

怎么称呼您?

我是人民的勤务员。

2013年11月,湖南十八洞村石拔三老人这一问,习近平总书记答得质朴。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千头万绪,千家万户,时时放心不下。今年春节前夕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问菜篮子米袋子,问老问少,总书记关切: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我最担心的是农村和广大农民朋友。大国之重,人民重千钧。

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答卷起笔。

十年后,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一以贯之的人民情怀亦是历史回响。

走这条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的坚守,也是7年里在黄土地上扎下的根。看足迹,他是陕北乡亲眼中吃苦耐劳的好后生;正定人称他咱们的老书记;在福建,当地人常喊他百姓省长;在浙江,村民称他是党派来的好干部。

到了中央,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立下军令状,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举目寰球,近1亿人脱贫奔小康,难以想象地难,却愈是艰难愈向前。

一切为了人民。

一个人要有一股气。这些年,大事、难事,一桩桩、一件件摆在案头。难又如何?倒排时间表,下钉钉子功夫,只争朝夕向前推。就拿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治理雾霾来说。习近平总书记直面问题: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今天的蓝天指数,正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知难而进。

再看党风政风。当时,党内和社会上不少人对党和国家前途忧心忡忡。党的十八大后,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雷霆万钧。

十年后,党的二十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回首全面从严治党的伟业之艰,感慨:接受疾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我说,‘虽千万人,吾往矣’!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坚定,早在黄土地上思考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时就种下了。

总书记多次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形容治国理政的一项项生动实践。用这句话去感悟今天的所思所行,我是黄土地的儿子既是思想之根,也是行动之源。

也因此,在人民中间,习近平总书记自在而亲切。你是大姐年长我几岁,你是老哥……盘腿坐炕头,唠家常就像老邻居。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到田里,一看就是干农活的老把式。在北京植树,总书记铁锹一扛,迎着春风,脚步坚实走在土地上。

上海工作时,有次进社区,一位居民想将一只编织牛送给习书记。哦!我知道了,你是要我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

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黄土地的博大胸襟和丰厚滋养,注定了成长为勤务员、孺子牛,也注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那次外事会见,总书记的回答打动了众人。思考了太久,答案从黄土地那时起就刻在心窝。无我,为的是不负;无我,胸有大我。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延安,重温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天下人心归延安,只因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百年大党,在厚重历史中,在伟大复兴时,力透纸背的始终是人民二字。

从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从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到我的心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始终是连在一起的,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初心,是如磐的信念。《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04日 01 版)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