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郝振宇
四月份,西安翻译学院新闻专业二年级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到报社来交流,安排我讲一下采访问题。第一天安排了20分钟,我讲了三十分钟,第二天安排了五十分钟,我讲了四十多分钟。对不同的同学,讲了同样的问题。
本来让我讲采访,说不要准备。我想采访业务方面,人家有专业老师讲,而且一定是讲得很系统,几十分钟能讲个什么?最后,我只是讲了三句话。
文化馆那些事 71 X市召开市长扩大会议开始灭火(12).mp39:10来自文艺天地—宁文英
第一句:乐观和悲观。
当年我们吃新闻饭时,全省几十家高校没有一家开设新闻专业。陕西的新闻教育只有文革前西北政法学院搞过一期。
后来,最早恢复新闻教育的是西北大学,1985年在中文系搞了一个新闻专业,后来发展到新闻学院。 如今新闻专业星罗密布,几乎每所大学都有。
而媒体如今普遍不景气,特别是纸媒,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几家大报动辄发行几百万份,省内媒体几十万不是问题。
冰火两重天。于是,学新闻学生的出路就成了问题。
有一次,我和某大学新闻专业的领导说,如果你们这个年纪的毕业生要到媒体就业,除非我们现在在岗的全体从业人员全部退休才行。
当年上大学,高考率微乎其微, 是精英教育;如今上学率奇高,几乎等于全民教育了。
一冷一热,确实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但也不必过分悲观。第一,纸媒的衰落不等于消亡,日本包括欧美等国纸媒依然存在,有的还活得不错。契诃夫说大狗叫,小狗也要叫,而世事变幻,谁是大狗,谁是小狗还未可知?电视当年红极一时,现在似乎还没有广播日子过得安逸。纸媒有其它媒体不可取代的优点,各个媒体都有其特点。
前几年在一个传媒研究机构理论探讨发言中,我甚至预言中国纸媒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有人以为我故作惊人之语,理由今天不好阐述,也没有时间说明,但今天依然坚持这个观点。
另外,如今新闻专业就业渠道比过去也大大拓展了,网络、文宣、公关都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再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走向社会时,当时大学生凤毛麟角,每个地方和部门都有几个笔杆子。如今满街都是大学生,硕士博士也不稀罕了,但是许多机关居然没有一个能写材料的人才。
媒体也是如此,最近几个大媒体的老总要我给他们推荐人才。可我手头也不乏让帮着给孩子找就业机会,特别是到媒体工作的,而他们能力不行,没法上阵。
最近收到几分大机关的文件,错漏多多,令人瞠目结舌。
曾受邀给朋友当招考官,面对几百本红红绿绿的各色文凭,居然找不到几个像样的专业写作人才。
如此这些,说明这些年虽然经济发展了,我们的人文素养却大大下滑了。就如同当今满地都是教授和学习外语的,居然难找出几个傅蕾、汝龙、满涛那样的大翻译家。通译、口译人才也奇缺,看到的报道有些口译人才,每小时收费八百元都供不应求。
因此上,不是悲观问题,要紧的是你有没有才华的问题。
第二句是,关键要把你自己打造成一个器。
我们古人爱讲一句话,叫: 君子不器。而胡适,包括鲁迅先生,经常教育年轻人把自己打造成器,不要做空头文学家。这是咋么一回事呢?
君子不器,这句话出自《易经·系辞》,那里面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无形的道体,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相。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那个意思是说,君子应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而胡适先生一篇文章里讲:十九世纪的易卜生,他晚年曾给一位年轻的朋友写信说:"最期望于你的只有一句话,希望你能做到真正的、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你有时觉得天下事只有自己最重要,别人不足想,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
另外一部自由主义的名著《自由论》,有一章"个性",也一再地讲人最可贵的是个人的个性,这些话,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感情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
所以这两者并不矛盾。
人生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使命。如今家长拿着自己的血汗钱,你们青春年少,除了长身体外,就是要全身心投入把自己打造成器。
第三句话,就是文科学生最终要靠作品说话。
最近社会上有个说法,就是文科误国。这个说法不值一驳。但文科生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衡量根本标准是文章,要用文章、作品立身。
所以,你们一是要多读书,除了教科书,更要读杂书。
过去有种说法不无道理,叫做新闻无学,因为新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校只能给你教授概念和理论,而社会是千奇百怪的。还要学经济、法律、管理……艺多不压身。
红楼梦里有句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态人情也是需要了解的。因为新闻是面对社会,面对各种人等的。你没有知识积累就没法和别人对话沟通。
文章是写出来了的,水平是练出来的。那则寓言里的卖油翁为什么可以笑傲射箭冠军养由基,就是他明白能力主要还是来自积累和勤奋。
懒人是当不成记者的。这个职业需要勤奋,需要吃苦。巴金有一句话: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我很赞成。你们在教科书上看的新闻业务貌似很复杂,实际上会者不难,难者不会。
我曾见过一个小学毕业生把汽车修得很好,原因是他虽然不一定有很深的理论,就将汽车曾经大拆大卸了无数次,得到了感性认识。
所以我希望你们结合理论,多读些新闻名篇,不妨把他们也如法办理,拆开再装起来,转起来再拆开,仔细琢磨研究体会。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多写多练笔,是成才的不二法门。
你们进来时,有些同学羞羞答答,这样不行。搞媒体的不能怯场,你需要独立工作,把握局面。见领导最起码要平视,见乞丐能很快和他找到共同语言。
外语是贵校的特长,学好一门外语也很重要。王蒙当年一篇似乎叫风筝飘带的小说,里面的男女主人公有段对话很好:你学阿拉伯语不见得能当住埃及大使,但不能等需要埃及大使时才去学阿拉伯语。外语可以让你视野开阔,甚至如虎添翼。
2021年10月20日
(郝振宇,男,生于1960年代,陕西西安人。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省市政府机关当过公务员。后长期从事媒体工作,以深度报道见长,曾荣获全国五一新闻奖、陕西省新闻奖以及其他奖项上百次。喜爱广泛,博览群书,有数百篇散文、杂文、诗歌见诸报端,著有长篇小说一部。现为高级记者,某媒体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