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获取技术不包括什么 - 新的获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

2023年2月24日17:06:09信息获取技术不包括什么 - 新的获取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已关闭评论

作者: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201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浙江省温州市正式撤销苍南县龙港镇,设立县级龙港市,以原龙港镇的行政区域为龙港市的行政区域,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代管。国家之所以要选择龙港作为镇改市的示范,与这个镇的发展是有直接关系的。作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自1984年建镇以来,历经了从小渔村到农民城、从农民城到小城市培育、从小城市培育到撤镇设市三次改革的历史性跨越。35年来,龙港面积从5.2平方公里扩大至183.99平方公里,人口从5000多激增至38.2万, 2018年龙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9.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6万元,城镇化率达63.2%。再加上龙港市距离县城比较远的独特区位,龙港就很自然地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试验田。经过两年的艰苦探索,应该说龙港给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改革创新的答卷。

开创新型城镇化新路径新模式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几乎每年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了数十万人口集聚、数百亿产值的特大镇。像佛山市南海区的狮山镇,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亿。而这些特大镇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所谓的小马拉大车,编制只有几十人、可以支配的财力也十分有限,严重地制约这些镇的继续发展。而中国在城镇化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出现了明显的大城市化的倾向,资源、资金、人才不断向大城市集中,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崛起。从长远看,未来中国经济必然是两大经济增长极,即依托大城市的城市群将是第一经济增长极,代表国家在世界上争高低;另一极就是县域经济遍地开花,通过县域带动乡镇,村落,一方面把更多的人集聚到县域城镇,同时可以解决大量人口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反过来看,如果中国的县域经济得不到大力发展,不仅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局,而且也会影响中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目标的实现。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将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置为市。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龙港镇改市不仅关系到龙港未来的发展,还必将担当起为国家的新兴城镇化开创新路径、创造性模式的重大使命。龙港两年来的成功实践,应该说已经达成了这样的目标,实现了这一历史使命。

创新新型城镇化与行政改革联动方式

要在镇的基础上设立一个市,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无疑是一件新事物,也是极具挑战性的。尽管国家的批复中赋予了龙港市县级行政管理权限,在严控编制的状态下,也必须用改革的思维,大胆创新才有可能成功。基于这样的认识,龙港提出了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新型城镇化与行政改革联动的创新思路,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的探索。

从大部制看,龙港党政共设置15个机构,在大部制内部实行模块化的工作机制,通过职能重构、流程再造,大幅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而形成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目前,龙港市除公安和市场监管外,其余3000多项执法权都由市执法局行使。龙港的经济发展局,集成了经济发展的所有职能,对应温州市的8个部门和97个处室。

从扁平化治理看,借助数字赋能,在纵向管理层级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我们知道,数字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管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是政府间传递信息的方式,都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这在一定意义上为实施扁平化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基于此,龙港一改传统的科层制层级架构,在市下面没有组建乡镇街道等中间管理层次,而是形成了党建引领、联勤处置、组团式服务的市直管社区治理体系。其主要做法是,将全市199个行政村整合为102个社区,组建社区联合党委与社区联勤工作机制,再设一个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三位一体的运行架构。这一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突出了党的领导,集成了基层的服务和管理,收到了明显成效。

从低成本和高效率看,龙港在镇改市的全过程中,始终把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率放在突出地位,并用这一标准衡量改革探索的各项实践。与其他县级市的机构动辄几十个,行政和事业编动辄数以万计相比,龙港市总共只有700多个行政编和4600多个事业编,即使加上按照规定的临时聘用人员,总体看,仍然要精干得多。

龙港经验具有多方面借鉴作用

衡量镇改市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看这一新型城镇化的探索,最终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加人民的福祉,激活市场和社会活力,对周边形成一定的辐射带动功能。应该说这几个关键性指标,都基本实现了。据龙港提供的数据,改市两年来,龙港的GDP与财政的增幅、市场主体的增长都出现了非常好的态势。GDP增幅和财政收入基本上都排在温州9个地市、12个县市区的前三。工业增加值的增幅排在温州的第一;2年新增市场主体2万多家;人口也从设市前的38万人发展到46万人;民营经济发展、产业富民、数字化转型、实现共同富裕等方面都出现了良好势头。

龙港镇改市的探索无疑是成功的,龙港的经验对其他一些地方的借鉴作用也是多方面的。考虑到我国各地的情况差异较大,对一些特大镇而言,究竟是改市还是改区,采取何种模式,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刀切。不过有一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这就是可否考虑给省级人大更大的地方立法权,使其在镇改市或改区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把镇改市的探索纳入法制轨道,使其有据可循;另一方面也便于因地制宜,增加改革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盲目性和造成的损失。

来源: 中国改革报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