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一年级的娃,就遇上双减负政策,各种减负政策一下来,没作业、没考试,干啥都好像是自愿。娃在学校学了快一年,都不知道是个啥情况,总感觉自己的娃聪明伶俐,乖巧懂事,不说是最优秀的,起码也应该算是最优秀的。。。。
如今,临近六月,马上就是一年级小朋友要过的第一个正式的儿童节了,学校为了让这个节日变得隆重,更有仪式感,于是就大张旗鼓的搞各种评比和奖励。比如,第一批少年队员宣誓、六一评优活动、班级六一文艺汇演。。。。本来应该是一个小朋友和家长们都很期待的时刻,毕竟快一年了,小朋友到底在学校表现怎样,优秀不优秀,此刻正是见证结果的时候。。。。然而,班主任在群里把各类奖项的入选名单一发,就开始有人欢喜有人忧了。家长们找啊找,嗯 第一批入少先队员名单,没有自家娃,淡定,安慰自己,这个入队可能需要积极主动伶牙俐齿的娃才能当选,名额有限,没关系。。。。。然后是各种评优的名单出炉,比如健体章、学习章、劳卫章、文明章、艺术章。。。。还是没有自家娃的名字
不甘心的我,一遍一遍的核对评优名单、一遍一遍的问自己,我娃这么优秀为何就没有入选其中一项呢,是我自己一直以来的感觉良好欺骗了自己吗?还是学校的评优制度要求太高,我娃真的还没有达标?但仔细一看,竟然有很多娃,能入选所有的评优项目啊!!!!
这不禁又让我这个刚开始感谢双减的妈开始焦虑啊,怎么办?怎么办?本来一个该让孩子开心的儿童节,不仅伤了家长的心,同时,也甚是担心,孩子在看到别的孩子各种荣誉加身的同时,他会不会很失落,会不会从此受挫,会不会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呢
虽然没能获得荣誉,但我还是很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不知像我一样经历双减的你们,有没有同样的感受?一年级小朋友落选这些荣誉,是不是该引起重视,该有所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