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霞散绮,明河翻雪,
隐隐鹊桥初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水为什么能成为经典意象?
又为什么常和爱情相关联?
让我们乘一叶扁舟,溯流而上
一览诗词中的水与爱情
风乍起,吹皱一池清水
不是风动,是心动
先民们缘水而居,群落基本固定在水边,有限的活动半径限制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同时,溪流河湖本身就是优美的休闲场所——水面浮光跃金,鸟儿引吭高歌,锦鲤自在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清风徐来,芦苇、柳树摇曳生姿——这样的美景很容易勾起人们关于美好的想象,也很能烘托爱情故事的美好意味。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篇选用了《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节选)
《关雎》描绘的场景都在水边,河水、关雎、荇菜成为营造美好氛围的重要部分。诗句中虽然描写了男子寤寐思复辗转反侧的相思之苦,但刀里藏着糖,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的、乐观的,就像偶像剧中,有情人终成眷属得放在最后,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才为大家津津乐道。我们可以想象男子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最后两人如关雎一唱一和的场景。
影视截图《武林外传》
还有很多发生在水边的美好爱情故事。唐朝诗人皇甫松有一首《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女子偷看少年出神任由船只漂流,回过神来,没来由地把刚采集的莲子抛给对方,事后偷偷害羞。寥寥几笔,一位可爱大胆的女孩形象跃然纸上。
所爱隔江海
相思不相见
由于交通工具落后,古代先民的活动半径较小,一江一河难以跨越。因此,水也可以代指无法逾越的抽象意义上的阻碍或心灵隔阂。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北宋·李之仪·《卜算子》
整首词词义十分通俗,描写了一段所爱被距离(长江作为意向)相隔的恋情,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
影视截图《新白娘子传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秦风》(节选)
《蒹葭》与《关雎》算是《诗经》中最为人熟知的两首爱情诗,但感情基调有所不同。
我们可以设想这样的场景:苍青的芦苇长在河边,晶莹透亮的露水珠凝结成白霜,秋风裹着凉意袭来。我撑起船,要去寻找在水的那边的伊人。在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时间进展中,我一会溯迴从之,一会溯游从之,但结果却是伊人好像在水中,好像在岸边。
从诗句中看,伊人仿佛水中月镜中花,变成我遥不可及的梦。道阻且长看似在说水路艰难,却更是以水代指无可逾越的各种阻隔。
无可奈何花落去
忧愁似水难断绝
和固体不同,液体具有流动性,流动的河流难以停止,很容易联想到时间、变化。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这样的诗句,而放在爱情叙事中,则自带上一股无可奈何的愁苦。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先秦·《诗经·氓》(节选)
《氓》中多次出现了河水,最后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也有尽头)用水有边际指代男子变心,衬托我的无可奈何。
在《氓》中,我们见证了一对夫妻的分手。主人公斥责对方士二其行士也惘极,二三其德。痛斥渣男结了婚就前后不一,缺德透了。
诗歌最后的这段文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回忆杀:小时候,我们言笑晏晏,关系多好。后来你立下誓言,山盟海誓犹在耳边,没想到居然反悔。过去的事情我就不想了,既然如此,那就算了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南宋·李清照《一剪梅》(节选)
落花和流水,自顾自地飘着流着,也不知道飘到哪儿去到哪儿,完全不管我的情绪。这看似无理的想法起源于分隔两处的相思之愁,眉头刚刚舒展,这愁苦又袭击心中。流水和落花一起,寄托着我的愁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唐·李白《妾薄命》(节选)
李白借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由得宠到失宠之事,描写了封建社会中妇女色衰爱弛的悲剧命运,从金屋藏娇到水覆难再收,他们的情谊终究是各自东西流。
影视截图《甄嬛传》
何止七夕,但愿朝夕
水与爱情有关的诗词还有很多,
你最喜欢哪一句呢?
欢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