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作五休二”是什么意思(上班时间“作五休二”指的是什么?)

2022年12月31日18:32:27上班时间“作五休二”是什么意思(上班时间“作五休二”指的是什么?)已关闭评论

这两天,国庆休7天上7天的放假安排,登上了微博热搜。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今年国庆节10月1日~10月7日放假调休,共7天,国庆7天假期结束后要连上7天班。

有网友表示:谢谢,已经提前感觉到累了…

作为一名打工人,小富对调休的态度可谓复杂。

既盼着调出一段悠哉长假,又怕放假前后补班累成狗。

正如提出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加以优化调整】,期待以后有个新解法。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5天工作制,在双休之外,职工每年还可依法享受包括11天法定节假日和最长15天的带薪年休假,并通过放假与调休相结合,分别拼出了3天、5天、7天不等的连休。

咱们期待放假,无非就是想多点休息日。

那么除了增加节假日,还有哪些新思路呢?

部分国家开启一周三休

思路打开

最近陆续有新闻报道,部分国家开始试行一周三休制。

比如六月份,英国媒体:英国部分公司将会开始试行一周四天工作制。

这是全世界最大的试点计划,数千名英国工人将从今天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四天工作制试用期,工作时间缩短为原先的80%,但工资不会减少。

该试点计划约有70家英国公司参与,他们主张:

100%工资

80%工作时长

换取100%生产力的承诺

简单说就是,不盯着工作时长,而是主要看产出。原先要5天完成的工作提效到4天内完成,那么员工们就可以少上一天班,同时工资不会受影响。

说到四天工作制,其实也诞生了半个世纪了。

最早起源于美国。

上世纪70年代,由于受石油危机影响,汽油价格一路猛涨,伯明翰市被迫考虑实行四天工作制。

2015年,日本优衣库的母公司迅销集团,开始采用弹性工作时间制度。

每天工作10小时、一周工作4天,当时主要是为了解决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到了2017年,据日本厚生劳动省调查,约有10%企业针对提高工作效率,开始引入一周休息3天的制度。

据央视财经采访报道,在执行周休3天的做法以后,多出来的这1天,员工可以安排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反而激励了他去提高自己的效率和业务能力。

2019年8月,微软日本实行了为期5周的四天工作制,且工资如常。

成果如何呢?有一组数据可以参考。

在上班天数每周减少一天的情况下:

纸张印刷数量同比下降了58.7%!用电量同比下降了23.1%!员工效率比提升了39.9%!

最终该制度,在微软员工中获得了92.1%的高度好评。

不过,也有些三休是打了折扣的。

2020年,日本三大商业银行之一的瑞穗金融集团开始三休,甚至是"四休。但是它家主要目的是减少人力成本,所以减少工作时长也意味着减薪

选择周休三天,将减薪20%选择周休四天,将减薪40%

不想减薪?看看东芝模式:

不减薪,但要延长每天的工作时间。

一周三休,咱们有戏么?

三休制的试行已经席卷了英国 ,日本,新西兰 ,冰岛,西班牙等国的部分企业。

相关研究表明,这让员工有了更多的私人生活空间,大幅减轻了压力,健康状况也有了明显改善;而在企业这边,缩短的工作日让大家提高了紧迫感,大多数生产力和以前没差,甚至还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还蛮不错的。

那么这在我国,有没有可能呢?

冷知识:1995年5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5天工作制

在这之前的四十多年里,都是只在星期天休1天。

我们现在习惯的双休制 ,其实是从八十年代的可行性研究,再到多年的小范围实验,接着经过了1994年单双休轮换尝试,才最终在1995年正式推广。

从单休到双休,是综合考量的结果,需要一定的推进时间。从双休到三休,自然也是如此。

2018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了《休闲绿皮书:2017~2018中国休闲报告》,该报告建议:到2030年,全国实行上四休三工作制。

不过多出来的一天假,是有条件的:

每日工作时长要从8小时,延长到9小时。

前四天做够36小时,然后连休三天。

这样,就不再需要通过调休凑出小长假了。

该报告还列出了建议时间线:

2020~2025年

延长春节假日到8天增加元宵节假期在东部某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4天(36小时)工作制

2025年起

在东中部地区某些行业实行4天制

2030年

全国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

有网友调侃,这大概是每一个打工人的心声↑↑

不光希望多休息,还希望早退休。

去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217名18-35岁的受访者当中,89.6%的人认为现在需要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了。

日本人大原扁理出了一本小书,叫做《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

他所说的做二休五,正好是和常规上班族的做五休二反着来的。

调换一下,假如你原本的上班的时间全部用来休息、而只是周末用来办公,是不是很爽?

不过人家可不是在摆烂哦。

在不上班的日子里,在没有任何外在压力的情况下,作者都是六七点起床的。起床后打扫卫生、做饭、听新闻、做体操,写日记,看书,散步,然后花时间写书……充实而自律,每一分钟都不愿意虚度。

他享受的,与其说是不上班的快乐,更不如说是生活被自己绝对掌控的自由感。这和当代不少早早憧憬退休的年轻人,其实是一样的。

很多人希望,借由退休放手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开启从谋生到爱好的第二春。

如果按照《做二休五》这本书的生活模式,作者坦白讲:这一切的关键是钱少事少,普通人要过上这种自由的生活,本质是欲望少。

如果不想要以牺牲生活品质为代价的自由,咱们换个思路:

尽早地、尽可能地攒钱吧。

为提前退休做准备,可以储备一份养老年金。以养老储备为目的的年金,安全稳定,利益确定,从小钱开始积累,到了保单约定的时间,就可以持续领钱了。可以一直,领到生命的尽头。

现在社保养老金,要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如果想要提前退休,那么中间有一大段空白期没收入。怎么办呢?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