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16日,原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陈赓,正式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即将率兵入朝作战。这个兵团番号其实很特别,因为原属第二野战军的第三兵团番号,早在1950年5月已奉令撤销,读者是否注意到了这一点?
(陈赓)
先说老的三兵团,成立于1949年2月的二野第三兵团,原司令员陈锡联、副司令员王近山和杜义德,组建时下辖第10军、第11军和第12军共67000余人,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等作战。
西南诸省大定后,三兵团番号1950年奉令撤销,所属各军改由西南军区和第二野战军直辖,陈锡联则调任炮兵司令员、王近山调任川东军区司令员。
而陈赓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的志愿军第三兵团,战斗序列却是下辖第12军、第15军和第60军,可以发现,其实是一个全新的兵团建制。
该兵团所属的第12军是原二野三兵团的部队、第15军是陈赓二野四兵团的老部队、第60军则是原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的部队,后来转隶一野指挥,再后来配合二野解放四川。
因此陈赓率领的志愿军第三兵团,跟之前的二野三兵团其实并无实际关联,只能说是西南军区为了抗美援朝,特地抽调精兵强将重新组成的部队,称为第二野战军组建的都不太准确,因为60军并非二野的老部队。
该兵团建制完整齐装满员,其中第12军兵力54264人 、第15军兵力48057人、第60军兵力41364人,近15万大军厉兵秣马,准备增援抗美援朝战场。那么问题来了,名将陈赓在志司的职务,又该如何安排呢?
一、第十三兵团临阵换将
彭老总飞往东北就任志愿军司令员时,随员寥寥,几乎是单枪匹马而去的,因为他时任西北军区和一野司令员,属于临危受命,也确实是仓促上任,并没有携带顺手的指挥班子就出发了。
而志愿军的首批参战部队,当然是正集结在辽东地区的东北边防军,它奉命组建于1950年7月13日,也就是朝鲜战争爆发仅仅十八天之后,是我国领导人对半岛局势的高瞻远嘱和未雨缪绸。
东北边防军以军委直接掌握的战略预备队为基干,即在河南休整的四野精锐第38军、第39军、第40军,不用说,这就是原来东北野战军的1纵、2纵和3纵,均为头等主力。
另外加强了先期返回黑龙江的第42军,再配属炮1师、炮2师、炮8师和部分高射炮兵、工兵等部队,共255000人组成东北边防军。
这三个王牌军,当时均隶属于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该兵团刚刚被明确为军委直属之战略预备队,集结驻扎于可以随时向四方出动的中原地区,司令员黄永胜、政委莫文骅。
彼时第十三兵团部已进驻郑州,理论上说,应该是黄永胜和莫文骅前往东北就职,但是在东北边防军组建过程中,第十三兵团司令员却临阵换将了,前往东北任职的却是邓华将军。
这事挺复杂,邓华原来是四野第十五兵团的司令员,该兵团下辖的是第43军、第44军和第48军,解放广州后兵团部正兼广东军区。
广东军区刚组建时,以华南分局书记叶帅为司令员,以第十五兵团的邓华、洪学智、野司副参谋长陈光等名将担任副司令员。
由于第十三兵团的新任务极其重要,必要时很有可能入朝作战,因此在四野首长的建议和军委的综合考虑下,一致认为邓华军政素质更优,于是决定将两名司令员对调。
光调司令员显然不利于指挥,干脆把两个兵团部也进行了对调:原十五兵团机关直接调往东北,接手了四野三个王牌军的指挥权;原十三兵团机关则改称第十五兵团部,南下广州再兼广东军区机关。
就这样,名将邓华成为新任第十三兵团司令员,该兵团亦即东北边防军的基干力量。东北边防军的中心任务,一方面是保卫我国东北的边防,另一方面也是为防不测,必要时过江支援人民军作战。
根据军委的计划,东北边防军将逐步扩充到36个师、加特种兵部队共70万人的强大力量。这样的兵力规模,显然是野战军(大军区)的级别,最初选定的司令员兼政委也是粟裕将军。
东北边防军拟定的副司令员是萧劲光、副政委是萧华,可以看出编制级别是蛮高的,因为二萧之前都是野战军首长,不过由于种种原因,粟裕等首长均未实际到任。
然而战局的急剧恶化,使原有的扩编计划被彻底打乱了,彭总不得不率领志愿军提前出动,10月间就跨过了鸭绿江。
在其他兵团尚未调来的情况下,首批入朝的参战部队自然是以邓华的十三兵团为主,部队改称志愿军第十三兵团。
(洪学智剧照)
二、志司组建的特殊性
1950年10月24日,邓华率兵团部赶到大榆洞,与先期抵达的彭总汇合,此时前线战斗一触即发,十万火急的第一件事,那就是要把志愿军指挥部组建起来。
按彭总原来的设想,是准备从国内抽调一些必要的干部,加上十三兵团部的部分机关人员,共同组建志愿军司令部:但是敌情紧急来不及了,索性把第十三兵团部直接改成了志愿军司令部。
也就是说,是在十分紧急和仓促的情况下,彭总决定以第十三兵团部兼志司的领导机关,就这样,一位野战军司令员(彭总)带着一个兵团部作为指挥机关,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次战役。
正是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邓华才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兼第一副政委,协助彭总的工作,而就级别来说,其实邓华将军还仅仅还是正兵团职。当然,这一决定也经过了军委的批准。
(邓华上将)
第一次战役进行中,第十三兵团(兼志司)编成内已经下辖六个军,即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42军、第50军和第66军,恐怕也成为了当时最大的兵团建制。
与此同时,原四野的一批兵团首长,也分别出任或调任了志愿军司令部的职务:
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洪学智,担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
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担任志愿军第三副司令员,
第十二兵团参谋长解方,担任志愿军司令部参谋长。
第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杜平,担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
同时组成了志愿军党委,代行前委职能,以彭德怀为书记、邓华为副书记,洪学智、韩先楚、解方和杜平为常委。
(解方少将)
一些读者对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1955年授少将衔,多有不解和不平,看到这里应该有所了解:参战初期的志愿军总部,实际就是第十三兵团部,那么解方将军的军队级别,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只能是副兵团级或者准兵团级。
而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到第二次战役发起之前,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也跨过了鸭绿江,志愿军此时在战场上已有九个军的番号,以及炮兵工兵后勤等配属部队。
既然十三兵团部已经改制成为志司,那么战斗序列如何划分呢?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原十三兵团所辖的六个军分别由志司直辖,第九兵团则单独以兵团建制遂行作战。
换言之,由于第十三兵团司令部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尽管邓华和宋时轮之前都是兵团司令员,但此时邓华已经成为了宋时轮的上级,因为他的职务是志司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委。
(杜平中将)
如果从抗日战争初期的职务来衡量,邓华曾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15师第685团政治处主任、115师独立团政委,宋时轮曾任八路军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两个人的资历和级别都不相上下。
宋时轮九兵团入朝时,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已经打响(长津湖战役即为九兵团),既然作战为第一要务,其他事情都得放放,所以志司的首长名单暂时没有变化。
然而时间到了1951年初,当杨得志第十九兵团、陈赓第三兵团也到达战场时(时间段为第四次战役期间),邓华感觉到不妥当了:
黄埔一期的陈赓不仅资历深厚,而且还曾经是他的直接上级,如果自己继续担任第一副司令员,陈赓的职务怎么安排?
(陈赓大将)
三、陈赓曾是邓华的上级
且不说红军时期的职务对比,仅在八路军改编初期,陈赓已是第129师386旅的旅长,比邓华、宋时轮、杨得志等一批八路军最初的团级首长,整整高出一个建制级别。
到解放战争时期,尽管这几位名将都从纵队司令员晋升为兵团司令员,但是陈赓的军中地位明显更高一些:曾经是准战略集团陈谢集团的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的前委委员。
更重要的是,陈赓还曾直接指挥过邓华作战,那还是1949年7月17日,军委在发给四野总部的电报中明确命令:
陈赓兵团三个军、十五兵团两个军,统由陈赓率领经赣州、南雄南进,准备以三个月时间占领广州,然后十五兵团两个军协助华南分局所部武装,负责经营广东全省。
也就是说,在南线大追歼的战役进程中,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暂隶四野指挥,但同时军委又命令,四野第十五兵团主力须划归陈赓司令员统一指挥,以加强东路大军的作战力量。
根据军委的指示电,四野当即下达命令,以第四兵团和第十五兵团共同组成了南线追歼的东路军,同时规定两兵团统归陈赓、郭天民、刘志坚指挥。
因此,这支二野和四野混合编成的20万大军(四野各军兵力较多),全部是由陈赓统率的。同为兵团司令员的邓华,也就成为了陈赓的下级,在第四兵团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南下广东作战。
坊间传闻,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赓去拜望宋庆龄先生,孙夫人问陈赓现在带了多少兵?陈赓回答说20万,两人因此有笑谈。
(第15军首长)
一些读者或许认为陈赓有夸大的成分,毕竟陈赓将军先后指挥过的太岳纵队(晋冀鲁豫四纵)、陈谢集团、二野第四兵团等各时期建制,还都达不到20万兵力的规模。
但是从东路军的建制和规模来看,陈赓的回答其实是比较客观的,确有20万之众。因此在确定陈赓率三兵团入朝参战后,邓华经过认真思考,向彭总提出了建议:
把自己的副司令员排名朝后挪,以陈赓为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宋时轮为第二副司令员,然后自己可以降任第三副司令员。
实际上,尽管陈赓的职级自然明显高于邓华,但是邓华和宋时轮真的在伯仲之间,邓华将军的这个提议,充分显示了他的高风亮节:以打击敌人为主、以同志团结为重,并不计较个人名份。
(左一为陈赓)
四、彭总否决了邓华的提议
彭总听完邓华的建议自然点赞,但是斟酌了一番后却回绝了邓华的请求,主要考虑的是邓华等原十三兵团首长们,已经对敌人的作战特点、战场环境、中朝军队的配合等方面,非常的熟悉和了解。
也就是说,彭总认为在战争持续进行的情况下,贸然改变志司的指挥序列得不偿失。并且彭总跟陈赓的私人关系也是非常良好,更了解陈赓的为人,知道陈赓一定会不计名份支持邓华的工作。
不过邓华还是感觉非常不安,遂于1951年5月15日,以个人名义向军委发了一封电报,电文中邓华再次提出主动让贤,提议以陈赓和宋时轮出任第一、第二副司令员。
军委当然要回电征求彭总的意见,彭总思考后于5月27日电请军委,再次要求邓华留任第一副司令员,1951年6月1日,军委复电一锤定音:同意彭德怀建议,邓华位子不变。
(邓华剧照)
根据这个最新指示,调整后的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名单如下:
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
第一副司令员:邓华
第二副司令员:陈赓
第三副司令员:宋时轮
副司令员:韩先楚(设第四副司令员就不合适了,所以只称为副司令员)
副政委:邓华(兼)、甘泗淇
参谋长:解方(后张文舟代参谋长)
副参谋长:王政柱
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兼)
政治部副主任:杜平
于是开国大将陈赓,这一时期的职务排名,居然在开国上将邓华之后,也算是战场特例了。陈赓在朝鲜战场的任职时间大约一年,跟邓华的共事也很愉快。
1952年6月陈赓奉调回国组建哈军工,第三兵团以王近山任代司令员。另外可以发现,在志愿军拥兵近百万之时,负责具体作战事务的参谋长解方,仍然没有进行调换。
究其原因,跟邓华留任第一副司令员一样,军委和彭总主要考虑的,还是原十三兵团的首长们,已经对战争较为熟悉的因素。
否则的话,当时各大军区、各野战军级别更高的参谋长人选,那还不是大有人在?建国初期堪称名将如云呐。
当然,在志愿军兵力规模迅速增大的情况下,同时也考虑到彭总对部下的熟悉程度,军委还是调来了若干原一野的将领,以加强志司的领导。
比如原一野副参谋长王政柱(开国少将)调任志愿军副参谋长、原一野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甘泗淇(开国上将),调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那么原政治部主任杜平,就只能改任政治部副主任了,毕竟甘泗淇是野战军首长,而杜平之前只是兵团首长,且政治部主任与作战指挥关联不大,这样的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比较一下照片和剧照)
五、志司级别的变化说明
有一点读者需要理解,战争期间志愿军的总兵力是不断变化的,从首批25万部队入朝后,在战争进程中,既有新部队的到来,也有撤回国内实施休整的,甚至还有休整后再重新入朝的,这个变化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其中有轮换锻炼部队的用意,也有换装的需要,总之志愿军司令部的准确级别,是很难界定的,跟所辖总兵力的不断变化有关。
总体而言,到1953年7月停战协议签署前后,志愿军兵力为峰值状态,约在135万人左右,已经超过了解放战争时期任何一支野战军的规模,此时也是志司级别最高的时段,而之前的情况是:
1951年2月,第十九兵团入朝后,总兵力为40万人左右(393369人);是年4月间第三兵团入朝后,总兵力达到80余万人(862967人);同年7月以后第二十兵团和第二十三兵团入朝,总兵力达到了114万人(1147264人)。
至1953年上半年,志愿军的兵力终于达到峰值,之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志愿军的总兵力开始大幅下降,部队分批撤离朝鲜。到1956年初,在朝志愿军总兵力重新恢复到25万人左右,直至1958年全部撤回国内。
因此志愿军的总兵力变化,也影响着志司的级别和司令员、副司令员的人选,比如1952年彭总回国述职,第一副司令员邓华只是志愿军代司令员和代政委,毕竟部队的规模仍然很庞大。
到1954年9月间,大军半数以上已班师回国,彭总由此也正式卸任志愿军司令员,代司令员代政委邓华,正式接任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
邓华担任志司一号首长的时间并不长,11月即奉调回国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和后来的沈阳军区首任司令员,
既然志愿军的总兵力,在1954年以后下降到几十万人的规模,那么原来兵团级的首长完全可以出任司令员了。因此邓华之后,分别以杨得志、杨勇两位名将,担任志愿军司令员,政委则换成了王平。
其中杨得志担任司令员的时间段,是1954年10月31日到1955年7月,而杨勇担任司令员的时间段,是1955年7月至1958年10月,直至志愿军的番号撤销。
在这一批志愿军首长中,邓华、杨得志、杨勇、王平皆为开国上将,也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志司在1954年以后的级别。
(陈赓和邓华)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