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红楼梦》,最伤感的事情是没有看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成婚,而是看到了在贾宝玉与薛宝钗新婚之时林黛玉的泪尽而亡。
这是后四十回高鹗的写法。这个写法很多人不能接受,因为这个写林黛玉的死和曹雪芹原先的判词有矛盾。那判词有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因此很多人猜测林黛玉是上吊死的,也有说是沉湖自尽的。曹雪芹到底要林黛玉怎么死,真的只是一个探讨,到目前没有统一意见的。
写《红楼梦》和看《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结局是不能回避的。换句话说,就是林黛玉最终何处去,是死在贾府,还是外嫁给某个公子王爷,都是要交代清楚的。高鹗的写法虽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他在用他的观点写林黛玉死亡时,也是写到了极致。相信所有的读者都会被打动,都会为林黛玉的去世痛心不已,掬一捧同情之泪。
林黛玉在高鹗的笔下确实是死得非常的冤枉。
第一,她死的时候意识非常清醒
林黛玉是个很倔强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除了昏迷,只要醒来,她的意识还很清醒。正因为清醒,大脑就不肯歇息,就会有所回忆、有所思考。而这离开人世的最后时刻,回忆、思考也是最痛苦的。清醒只不过是死前的最后挣扎,还不如昏迷地死去好。
这就是到了最绝望的时候,再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于是林黛玉烧毁了所有的诗稿,以及贾宝玉赠送的手帕。这诗稿与手帕是她和贾宝玉感情的见证,是她一生的心血,她珍藏了多年。现在她知道这些都不需要了,所有的都是身外之物。留着它别人更会讨厌,再说还有谁会再去看它一眼,只有糟蹋的份。
林黛玉最后与紫鹃告别,她紧紧地拉着紫鹃的手,感谢她多年来的服侍照顾,现在就要永别了。她说自己身子是干净的,让紫鹃告诉贾府他们,将她最后送回老家去。
林黛玉作为贾府的外孙女,这样的身后之事却只能委托丫环,这也是可怜。
第二,她死时贾宝玉是一个谜
林黛玉死前的最大遗憾,是没有看到贾宝玉一眼。贾宝玉是她一生的精神寄托和生命所系,最后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是真是假,她不清楚,这让她死得不明不白,她确实咽不下这口气。所以她断气时最后的一句话是,宝玉,宝玉,你好……
谁也不知道林黛玉要表达什么意思,她就断气了。有人猜是你好狠心,你好糊涂,你好没良心,你好没用,你好好过日子,等等。按照前面看《西厢记》时说的银样镴枪头,猜想应该是你好没用吧,连你爱的人都保护不了。
林黛玉应该知道自己不会看错人,她至死相信贾宝玉不会变心,一切都是被逼的。但是毕竟贾宝玉没有见面,她的一切只能是猜测。如果这个弥留之际能见到贾宝玉一面,知道自己的死因,她死也是无怨的。
第三,她死时能够听到远处的音乐
林黛玉这边一时吐血,一时昏迷,又一时挣扎着醒来,正是阎王爷来索命的时候。那边却吹吹打打,贾宝玉和薛宝钗成婚,隐约传过来音乐之声。
这个幸亏林黛玉没有能够听到,如果听得到,这对林黛玉是多么残忍。前几天还是一对恋人,今天就一个结婚,一个死亡,这对操办婚事的道貌岸然的贾府,是一个强烈的讽刺。
因这个调包计是贾母、王夫人和王熙凤合伙设计的,因此为了不使贾宝玉在拜堂时怀疑,要这边的紫鹃过来做陪嫁搀扶新娘。因紫鹃素来和林黛玉要好,这个时候她不肯离开,后来才派了雪雁过去。此时来要紫鹃,又于心何忍?
第四,她最亲的人没有露面
林黛玉病得很严重的时候,贾母她们来看过一次。林黛玉对贾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老太太,你白疼我了。这句话到底是奉承还是出气,它就像钢针一样,贾母听后心里十分难受。
幸好后来林黛玉死的时候,身边还有最贴心的丫环紫鹃,这是一点安慰。接着李纨和平儿过来时,林黛玉已是奄奄一息了。这个时候死亡的一切痛苦都已过去,她们只能是料理后事。
如果林黛玉临终时能够看到贾母,那该多好,她会死得瞑目,至少死而无憾。贾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是贾府里最疼她的人,也是贾母执意去扬州接她来的。她没有了父母,临死前有外祖母的关爱,送她一程,她就心满意足了。可是,贾母没有来。
这也不能怪贾母,贾母自己也说过,林黛玉是外孙女,是够亲的了。但是再亲也亲不过孙儿贾宝玉去。现在孙子贾宝玉办大事要紧。
林黛玉的死亡是一个大悲哀。她比丫环晴雯的死去还要寂寞冷落。晴雯死时起码贾宝玉到场,还跟她互换了内衣,让晴雯了却了一桩心愿。林黛玉死时却成了孤家寡人。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