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晃悠悠的意思(晃晃悠悠的拼音)

2023年8月23日15:51:59晃晃悠悠的意思(晃晃悠悠的拼音)已关闭评论

晌来奏骂人,哥忒儿不对咧~~┗|`O′|┛ 嗷~~(谁做的图,不整点好词(‵′)凸)凤凰哥最近整理了下互联网上有关于唐山话的来历,细看之下给凤凰哥的赶脚是:不是历史遗忘了我们,而是我们遗忘了历史,嚓~~~叫兽装完了,别冲我楞酒瓶子(此处请用唐山话读)!(* ̄rǒ ̄)

唐山话发展史

唐代,李世民征东率军路过唐山,将西安一带的方言传播到了唐山,形成唐山方言的一部分源头。我知不道、我好着呢就是比较典型例句。宋元时期比较流行《广韵》,但是由于受某些少数民族南迁的影响,在《广韵》的基础上又沉淀了《中原音韵》和其他方言的某些词汇,其中有来自东北地区的契丹语、女真语、蒙古语词汇。到了明代,随着山东、山西,大批移民进入唐山地区,带来了山东、山西方言,唐山方言中又吸收了许多山东、山西方言词汇。比如:地板就来自山西方言。明朝后期,吴越地区的戚继光部队来唐山驻防,又使许多吴越方言融入唐山。比如:诗人,吴语读si人,闽语读xi人;kayou读成揩油(kaiyou)。清代,一大批广东人来到唐山,他们将部分粤语即广东话带到唐山,影响了唐山方言。比如:广东人喜欢h、f互用,开花读成开fa,发明读成hua明,唐山也出现一些这样读音的居民。"

唐山话特点

唐山话的二声字,读法与普通话不一样。老市区以丰润北半部方音(丰玉遵体系)为基础的发音特点,二声(阳平调)字,不读普通话的上扬调,而读特有的低平调。如:年、娘、房、唐、长等音,都要下巴张得大,舌头压得低,尾音拖得长,与保定话的二声发音近似,但保定话的舌位可能比我们更低些。但稍微一扩展,向西、向北,大体相同。但向南、向东,就并非如此了。原来路南区吉祥路以南、陡河东南片的读音,比如老岳各庄、谭庄一线的,那块的二声字,便读如普通话的四声,如:老头。读若老透儿;小姨,读若小义儿。 因为那里就进入丰南方音(昌滦乐体系)的范围了。"

唐山话的声调

唐山的基础方言(丰玉遵片),与北京话为基础的普通话对比,在调式上完全一致(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是个别(二声、阳平调)调值的差异。而在唐山方言的次方言(昌滦乐片)中,以及唐山周围的邻近方言(天津、保定)和邻近省区(山东、河南)的其他方言中,调值的差异,就不仅仅表现在二声(阳平)调一点上了,有的甚至可归为三个声调。"

儿(lǎo tǎier)来历

度娘的解释:

老呔儿——从前,世人称昌、滦、乐人为老呔儿,对此各家说法不一,贬褒各异。后来,外地人多称唐山人为唐山老呔儿,唐山话为老呔儿话。"

据有关资料:

一般认为,老呔儿称谓的由来,与乐亭县的乡音有关。乐亭人说话用第三声多,用第二声少,多数语音拐弯,且口音很重,与众不同,别具特色,所以听起来像唱。读乐亭两字的发音颇似老呔,于是东北人从谐音叫出老呔来。老呔在东北经商,所以称呔商。在近代东北,呔商(乐亭、昌黎、滦县在东北经商之人)是继晋商之后的一个庞大的经商群体,规模大,人员多,资本雄厚,是开发东北、促进东北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野史传说:

清朝康熙年间,因三盗九龙玉杯而轰动朝野的大侠杨香武就是乐亭县杨各庄人。杨香武身怀绝艺,行侠仗义,除暴安良,遐迩闻名。老呔儿的传说就从杨香武说起。乐亭县地处滦河下游,渤海右岸,一马平川,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百姓勤劳朴实,崇尚文化,买卖人较多。到了康熙年间,已有不少人在东北各地经商做买卖,随着商铺的增加和扩大,雇员也越来越多。于是,商家不断从家乡招募亲朋好友去商铺工作。这样,往来于关内外的乐亭人(也有些滦县、昌黎人)常年络绎不绝,所携行囊大都有些钱财。山海关以北有一大条河横亘东西,阻断了通往关内外的必经之路。此河水面很宽,但河水不太深,行人可徒步淌过。许多过往行人由于不识水情不敢冒然淌水过河,这样,就催生了一个行业。当地的一些贫苦人到河边当背夫,就是把过往客人背过河,收点工钱。客人来了,先谈好价钱,背到对岸付款,经营的很正常。随着过往客人越来越多,背夫也逐渐增多,收入也比较好。当地有一个武功较高的恶霸,身边纠集了一些地痞,经常惹事生非,欺行霸市。他看到背夫这个行当有油水可榨,就起了坏心。他带领这帮地痞把所有的背夫都召集起来,教给他们怎样讹人,如此这般地训导一番,背夫有不听话的就往死里打,硬是霸占了这个行当。此后,风气就变了。客人想过河,假如在岸边讲好了背过去付十文钱,可背起客人走了几丈远就耍赖,假装腿抽筋了或头疼、肚子疼坚持不住了要把客人放在水里。客人身处河中,又急又怕,赶紧说给涨工钱让背夫坚持背过去。恶霸的讹人把戏得逞后,不断变本加厉,越来越黑,有时背一个客人要在河里闹腾好几次,客人不得不连连涨工钱,到了对岸要敢说半个不字,马上就招来一顿拳打脚踢。讹来的钱大都落入了恶霸的腰包。这样一来,弄得关内外的过往客人叫苦不迭,敢怒不敢言。尤其是乐亭的许多买卖人由于财物较多被欺讹的更厉害。这黑背夫敲诈过往行人的事很快在乐亭及周边传开。这年,大侠杨香武回乐亭老家探亲,听乡亲们说了黑背夫欺负乐亭人的事。一贯行侠仗义,专好打抱不平的杨香武哪里咽得下这口气?!他默记在心,决定去教训一下那伙恶人以保乡亲们的利益和平安。过了几天,杨香武化装成商人,身背一个大包袱,独自一人来到河边,正好遇到那个为头儿的恶霸。恶霸见来客包裹很大,一边走一边发出银两铜钱摩擦碰撞的响声,不由得心中暗喜,看来是个大掌柜的,一定要多下来俩钱儿!杨香武问道:背我过河多少钱哪?恶霸答道:十文钱。杨香武说:好,把我背过去吧。该恶霸平时不背人,都是指使别人背。今天他估计此客人包袱里银两少不了,于是爽快地答应了。恶霸背起杨香武刚走了不远就嘿呀呼叫地说腿抽筋了要把他放在水里,杨香武赶紧说给他加工钱,让他坚持一下。长话短说,恶霸在河里闹腾了十来次才把杨香武背到对岸,工钱也连续加码十来次。上岸后恶霸催着要工钱,杨香武早就压了一肚子火,但还是先劝说他不该如此欺讹人。那恶霸仗着自己的武功横行霸道惯了,哪里听得进去?立刻边骂边向杨香武打来,呼啦一下七八个地痞也跑过来助战。杨香武腾挪闪躲一忍再忍,恶霸得寸进尺,招招打向致命处。杨香武见此人顽冥不化,非严厉教训他一下他就不会长记性。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三拳两脚就把这伙人全都打趴在地。为头儿的恶霸一看遇到了高人,跪在地上捣蒜般地磕头,连呼好汉饶命!杨香武说:你们这帮杂种听着,我就是三盗九龙玉杯的侠客杨香武,直隶省乐亭县人。你们这帮混蛋把我们乐亭人欺负苦了,这次先给你们留条狗命,今后,你们见了我们乐亭人也包括邻县的滦县、昌黎人必须叫老太爷,绝不能含糊,一定要好好伺候!以后我要经常来此查看,你们再敢这样黑心欺负过往客人,下次就拧下你们的脑袋!记住了吗?恶棍们连连叩头,老太爷,老太爷,我们记住了,多谢您老人家手下留情,以后我们再也不敢了!杨香武又教训了他们一番后转身离去。  杨香武走出了很远,这伙人才呲牙咧嘴地慢慢爬起来,个个鼻青脸肿,吓得面如土色。我的妈呀,杨香武的大名如雷贯耳,谁惹得起呀!原来他是乐亭人哪!以后可要小心了!不然的话他老人家神出鬼没地说不定哪天小命就没啦!从那以后,这伙儿人对乐亭、滦县、昌黎人非常恭敬,只要这三个县的人过河,就赶紧迎上去高声称呼老太爷并小心伺候,对其他客人也不敢欺讹了。多年后,杨香武已做古,慢慢的他们也不情愿叫老太爷了,于是有人就故意把爷字省去,只叫老太,逐渐的又故意儿化为老太儿。年长日久,老太儿,老太儿的就叫开了。到了乾隆年间,有乐亭文人为避当大辈之嫌,就按着相似读音找了一个呔字创造了老呔儿这个有特殊来历的专用词。  老呔儿,这个原本有专指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要说外地人,就是乐亭、滦县、昌黎人对老呔儿的由来也极少有人知道了。有人说这是糟践人的称呼,也有人说是笑话我们说话侉,等等。其实不然,它是有来历的。  再说说老呔儿含义的演化,我个人揣摩它的含义至今已演化四五次了。开始,以恶霸为首的那伙人出于对杨香武的敬畏,称呼老太爷是心服口服的。因为那年头儿谁的武功高谁就是爷,不服气随时有性命之忧,更何况是大侠杨香武的吩咐呢!加之过往的乐亭买卖人越来越多,他们赚头也多,所以,那时他们口口声声叫老太爷是心悦诚服的。  杨香武作古后,他们不情愿称呼老太爷了,就故意把爷字去掉称呼老太,以后又儿化为老太儿。这时,已经没有恭敬的意思了,好像成了集体绰号,有点戏谑的意思了。  从乾隆至民国,乐亭人在东北的商铺越来越多,规模和名气也越来越大,各地无商不乐亭,几乎控制了东北三省的经济命脉(《呔儿商之路》一书为证)。这时,老呔儿这个专用称呼在东北、京东地区已经传的很响了,东北人对乐亭老呔儿刮目相看,交口称赞老呔儿不仅聪明仁义还特别会做买卖。这时期的老呔儿就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而是含有了经商高手的意思,人们对老呔儿都高看一眼。  新中国建立以后,实行公私合营,取缔了私营企业,乐亭人的买卖也不存在了,但外地人尤其是东北人依然习惯地把乐、滦、昌人称为老呔儿。其含义已经演变为对乐亭、滦县、昌黎三县人的别称了,或者说完全是按着呔字的字义对这三个县方言特点的概括了。  再就是近年来,许多外地人因为不了解老呔儿的来历,更不清楚正宗的老呔儿仅指的是乐亭、滦县、昌黎这三个县的人。他们听说唐山皮影又称老呔儿影(唐山皮影发源于乐亭,因行政管辖的原因被冠以唐山皮影),便随意扩展了老呔儿的外延,把唐山地区的人都称做唐山老呔儿,甚至有人把唐山话也称为老呔儿话(其实乐亭口音和唐山口音的区别是很大的)。所以,老呔儿这个称呼早已没有原始的意思了,并且有点儿乱了。"

唐山话大全(收集于网络稍加修改)

【时间类】

列根儿=昨天

候剩=晚上

晌或=中午

前门晌儿=上午

后门晌儿=下午

晌=天

【副词类】

地起根=本来

竟故引儿=故意

逗快咧=表达根本就不是

那可奔儿=表示肯定

上坎儿=上面

鹅地=是

一直赶儿=一直

花岔(岔花)=偶尔

好么牙儿的=无缘无故的

崽儿了=怎么了

揍啥=干什么

治=如此、非常 例:这个人咋治狂

马当时=立即

家伙雷子=感叹词

抽或冷子=突然

星=可能 例:这个东西星是他的

拉倒=表示否定

多前儿=什么时候

佣为=因为

就手=顺便

带哪=在哪

斗是(奏是)=就是

当儿不建儿=中间

知不道=不知道

你奏说那个七吧=表示肯定

尽可量儿的=尽量

【形容词类】

超平了=最大的意思,玩牌时总说

不嘎古=不错

疵勒火=差劲

操蛋=形容人不好

尊(四声)=俊、漂亮

坷碜=难看

尖=聪明

怂=形容某人胆子小或者软弱

内陆式儿的=那种样式的

那泽=脏

推(踢、忒)=很、非常

候得哼=形容味道咸

脑心=恶心

发湿=粗

使得恒=累

竟以儿的=故意的

邪呼=厉害

紧遛儿地=快点

心窄=指心里不舒服

仰吧角子=形容摔倒

迷混=晕

唰利=形容动作快

蔫不叽儿的=悄悄的

闲林=不老实

兼嗔=形容人挑食

唔头=热乎

五迷三道=形容人头脑不清醒

四至=形容爱整洁,东西摆放的有条理

干令的=干的,不湿润的

可惜了得=很遗憾,很可惜

细服儿=皮肤好(形容大闺女)

好么呀地=无缘无故的

打幺=形容人,受欢迎

孬糟=憋屈

一芽=一样

二末天仓=缺心眼

喇乎=马虎

欢其=高兴

呔儿突儿的=七上八下

欺丑=褶皱

急扯白脸=形容表情愤怒

鬼么眼到=行为不正常

急抽白脸=又急又气

秀丽=苗条,反发实

啼了吐噜=象声词,常用于形容吃饭快

使的晃=累

蹩=别

奏啥=干什麽

需微儿=微小

完喽=完了

稀了马虎=糊里糊涂

惺应=嘈杂

成晒=出息

涝到=潦倒

感轻= 理所应当状

没治了=非常好

希了呼山=晃晃悠悠,不结实

革头=忍耐能力

囡全=安全

鬼头=聪明

【动词类】

各应=讨厌

虾或=吓唬

起儿=层 例:你们家住几起儿

死儿去=去死

歇、乖=打

羊蹦=挑衅,招惹对方的行为

别能(四声)咧=别弄了

听听=用鼻子闻闻

中=行

瞎掰=撒谎

狗么失的=别说话

害拨=毁坏

歇很=喜欢

吃闷儿=吃奶

欠儿屁=打小报告

闷得儿密=睡觉

台楼=藏起来

吗色吗色=抚摸的意思

巴着=踩

的逼=指没玩没了的说话

约=呕吐

搓村儿=搓身上的泥儿

招倍儿=挑衅

求(三声)去=拿

高=放 例:再往锅里高点盐

投衣服=指用净水将洗完的衣服涮干净

请且=请客

跳耀=跳跃

显被=显示

呢(né)=挪,鹅

瞎火=吓唬

料=放 例:给我料这吧

奈=爱,愿意

揍饭=做饭

搂西=看看

学莫=找,偷

置莫=攒钱买

同着=当着 例:你别同着他说我

糟近=糟蹋

样登=仔细看

听说=听话

不脚=感觉不到

上(地点)=去

应给儿=答应

划乐= 收集

搭对=想办法

示被儿=试试

唬愣=唬弄

寻子=寻思

嗦了=放在嘴里用舌头舔

缴=剪

奢=死

打奢=打死

颠对=左右权衡

动可儿=动一动,

不动可儿=一动不动

嫩=按,摁

拿性=故意刁难

扎股=打扮

上消=上学

拔着=踩

拴服=威胁

抿=合上

活乐=搅和

贼儿么=暗杀

心异儿=纳闷

得记=受益,晚辈孝敬

乖=拿手拍

【名词类】

日头=太阳

拢梳=梳子

胰子 =香皂

大播娄子=等于大嘴巴子

脑=外套

介比子儿=邻居

渣儿粥=玉米面做的一种粥

干奋=米饭

钢种锅、钢拢锅=做饭用的大锅

盐镜儿=食盐

个儿个儿(唧个儿)=自己

痴模糊=眼屎

能得嘎盖儿=鼻屎

耳蚕=耳屎

脑瓜仁儿=脑袋里面

屎决子=屎

午节黑节=除夕夜

窗或=玻璃

套或地下=指家里的地面

踢核电报=一种捉迷藏的游戏

屁篓子=爱放屁的人

现拨情儿=指没用的事

写子=男孩儿

范子=吹牛皮的家伙

哈拉子=口水

后几拧股=后背

棉猴=羽绒服

奔儿喽=脑门儿

搭乐儿=衣服兜

尿盔子=痰盂

踏了板儿=拖鞋

火柿子=西红柿

水舀子=水瓢

老收=叔叔

嗑子儿=瓜子

巴乐筐=装东西(柴禾)用的大筐

鞋可勒=鞋的里面

水稍=担水用的水桶

抽匣=抽屉

绰子=一种扫垃圾用的簸箕

浅则=装东西(食品)用的小筐

鸡了狗子=苍耳或另一种匍匐生长带刺的植物的种子

家栏子=窗户前面到厢房前空

担挑=姐夫和妹夫的互称

娘豁=棉花

吐米=吐沫

粪积子=盛粪用的小筐

电把儿=手电筒

挖录=阀门

菜儿娘娘=面点,里面有馅

纱绷子=一种透眼儿的织物,用来绷纱窗

鞋篓子=鞋

给儿屁=死亡

爷们儿=男性长辈对男性晚辈的称呼

嚏愤=喷嚏

哈拉子=口水

电匣子=收音机

清酱=酱油

鼻儿=笛

马嚼子=嘴角溃疡

电驴子=摩托车

拍子车=两轮推车

月亮牌=挂历

大姑姐=丈夫的姐姐

车支子=自行车服条

炮充=鞭炮,炮仗,爆竹

嘎个儿= 锅巴一类的东西

嘎的儿烫= 用面做的一种糊状食品

电驴子=摩托车

洋灰=水泥

洋火=火柴

席苠儿=高粱杆包下来的外皮

耨(nǒu)=藕

鸡子儿=鸡蛋,光头

书兜子=书包

唐伽的=唐疙瘩=糖块

老砟=煤干石

八棍儿=木棒

拍子=外面的大门

奏型=造型=样子

【动物类】

扁了勾=一种绿绿的扁扁的蚂蚱

唧了猴=蝉的幼虫

蝎虎鲁子=壁虎

和么=青蛙

老戒=癞蛤蟆

长虫=蛇

棺材板=一种脑袋扁扁的蟋蟀

三以巴枪=母蟋蟀

妈苓=蜻蜓

小老虎儿=一种长在葡萄秧上的绿虫子

螃开=螃蟹

家巧儿=麻雀

老科=母猪

牛默默=蜗牛

咕咕鸟=猫头鹰

蝴贴儿=蝴蝶

蛛住=蜘蛛

吗愣狗=蜻蜓的幼虫

毛=猫

曲车=蚯蚓

葛了=有壳的软体动物

麻蚶子=海洋贝类,市场有买,学名不详

河么蝌子=蝌蚪

海棱蹦=一种很好钓的鱼

瓜子鱼=鲫鱼

姑贵儿=蛹

【其他】(就是懒得分类了,哈哈)

花答闪儿=一般

凑或=过的去

固了嘎七儿=很少见的

听听=闻闻

装么=装模作样

装紧=装淑女

拉乐=滴下来

还是爹=还是这样啊

勤近=勤奋

情近=撒娇

缠磨人=缠着人

凉快阴儿=背阴

日哄=户愣=哄着

眯(着,会儿)=歇(着,会儿)

魔症=精神病

鼓的=鼓捣

叨咕=嘀咕

厌五=讨厌的意思

打票=买票

玄乎套=不说实话

屈僻=形容认准一样东西坚持不换的人

死切百咧=死缠烂打

不人奏的=缺德

中波溜=不大不小

年须=言语,说话,回答

慢憨=慢

花迷眼=(花眼迷眼)非常看不清楚

耸=搡

有地时=有得是,很多

贺亮=亮堂

打擦溜=主动的滑

出里=呲愣=被动的滑

拧咕=纽曲

活眼=闭眼

摘愣=找别扭

花的色(shai)=中等偏上

强着=要不然

巧迷眼=夜盲

蒯(kuǎi)=挠

血洇了=皮下出血,洇出血来了

字么=糊上

刺挠=痒

挂烙=沾包=受牵连

牙尘=食物里有沙子

唐山话原文一:

一六后也没空上我妈那儿,这不,列后门晌有空,我骑着洋车子,己个去叠。半道上,买点落生和转连子。还惦着能(nèng)点烤鸭脑瓜子,我纳(nā)闷着我爸也嚼不了,牙都劾得咧,买它干啥,逗没买。不大会儿到庄头咧。看介彼子二收套着牛车。我说二收干啥且?二收说:刚来幺?拉棒桔且。我又打听打听他们内大小子,内回跌喽后紧头没事吧。二收说没啥大事,乃天都上外头溜达且。二收说叨会儿家呆着且,我说中。不大会儿逗到家咧。正好后头二妗子也在内儿呆着聂。二妗子乐着说:你瞅瞅你大闺女来咧,欢气不?我妈说:欢气!我把落生和转连子拿屋且。妈跟二妗子说:多抠耶,逗拿这破玩意,啥好叠?二妗子说:中咧。倒给你拿耶?我们内丫头连味我都猫不着,还得整天抓扭我来。知足吧,赶啥算啥吧。妈叫二妗子包解落生仁儿吃,二妗子不吃,妈惦着给二妗子抓把落生装口袋儿。二妗子说啥也不要,妈说这谁(shéi)跟谁(shéi)耶,这么一说,二妗子还蹽咧。

没日头咧,我纳闷着回且。妈说:黑咧,道上我不放心,住一后剩吧?我心思着:也中。反正家也没啥事,这些日子没来咧,也惦着跟我爸他们瞎会儿白(bāi)儿。妈让我到北边子买点大果子。她待家插点粥。我说待(dāi)会带切个咸菜嘎的,往粥里一和(huò)愣,肯定好吃。妈说馋咧抱?我一撒贱的说:呢可啵。后(hóu)剩妈把炕头烧叠热乎着聂。连第儿天清早歇,都懒叠穿衣省,呢也没辙耶。前晌儿,我骑洋车子逗回且咧,我妈还给我摘兜儿老婆耳聂!

翻译:

整个夏天也没时间去我妈妈那里,在昨天下午有时间了,我骑着自行车自己去的。路上,买了些花生和瓜子。还想买些烤鸭头,但一想爸爸的牙口不好吃不了,买了也没人吃就没有买。一会功夫就到庄里了。看见邻居二叔赶着牛车。我问二叔干什么去?二叔说他去地里拉些玉米的秸秆。然后我又向二叔询问了一下他大儿子因上次跌了,后背碍事吗?二叔说:差不多好了,每天去街上转一圈锻炼着,没什么事了。二叔叫我一会去他家里坐会,我说好的。就这样不一会到妈妈家里了。对门的二舅妈和妈妈聊天呢。看见我来了对妈妈说:你女儿回家看你来了,高兴吧?妈妈说:高兴!我把带来的花生和瓜子拿到屋里。妈妈和舅妈说:多吝啬,就给我拿这点东西,还不是好东西。二舅妈说:行了,这孩子很不错了。我的孩子们什么也不给我拿,每次我还要帮他们呢。满足吧,知足常乐吗。妈妈叫二舅妈吃些花生,舅妈不吃。妈妈想给舅妈装口袋里一些,舅妈说什么也不要。妈妈说:不要见外吗?这么一说,二舅妈还回家了。

太阳下山了,我想回家。妈妈说:天黑了,路上车多,住一晚上吧?我想也是啊,好久没住妈妈家里了,想和爸爸妈妈多聊会。这时候,妈妈叫我去买点油条,妈妈在家里熬些粥喝。我说行啊,一会再切些咸菜和着粥吃,一定很好吃。妈妈笑我:馋了吗?我很可爱的说道:可不是吗?晚上妈妈把火炕烧得很暖,就连第二天早晨还不想穿衣服呢。但是没办法,上午,妈妈给我摘了些豆角,我依依的骑车回家了。

唐山话原文二:

前儿个后晌儿,我二收上我家找我割个喇la3磕儿,说我婶儿觉(jiǎo)着 忒不逮(děi)劲儿,我问他咋(zǎer)着咧,他说知不道捏,列儿个黑介还咋儿也不咋儿捏, 今儿个早些还上借比儿借马勺儿给老磕猪插食捏,晌火头儿揍不中咧 ,揍趴地炕沿上,一劲儿喊脑心,啥活计也干不了咧,粥也没挠,一 家子啥嚼个儿也没有,饿(nè)的我眼发蓝,我心思着,兴是给黄 各亲觅上咧?我割个说,那你咋不找二妗子给瞅瞅捏,二收说, 快拉倒吧,你二妗子推莫叽,没那么哪(nā)砸(za)的,我推各营(gèying)她,上把我后脑勺子 长疖子,她叫我找药引子,闹半天是找长虫,还有叽遛(jīlìu)皮,还有歇虎柳子,咱们这嘎达儿也学莫不着耶,我逗不找她。 我说,二收啊,你紧遛儿地送我二婶上医院让大夫给瞅瞅吧,二收说,我是掂着 套车去捏,揍是不中,我家大眼儿车让你老姑借去上窑坡上拉焦子去咧,后晌儿还得到地里拉茬子,明儿个牲口还得拉耪子刹地捏,咋整捏? 我也没辙咧.

翻译:

前天下午,我二叔去我家找我自己聊天,说我婶婶觉得很不舒服,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不知道,昨天晚上还没事,今天招商还去邻居家借了马勺给母猪做猪食,中午就不行了,就趴在炕沿上,一直喊恶心,什么活也不能干了,粥也没做,一家子什么吃的也没有,饿得我眼发蓝,我想,可能是让黄鼠狼觅上了,我自己说,那你怎么不找二舅妈给看看呢,二叔说,行了吧,你二舅妈很不干净,没有那么脏的,我特别的不喜欢她,上次我头后面长疖子,她让我找药引子,闹半天是找蛇,还有知了皮,还有还有歇虎 鲁子,咱们这儿也找不到,我就不找她。 我说,二叔啊,你赶快地送我二婶去医院让大夫给看看吧,二叔说,我是想套车去呢,就是不行,我家大眼儿车让你老姑借去去窑坡上拉焦子去了,下午还要到地里拉茬子,明天牲口还要拉耪子耕地呢,怎么办啊? 我也没办法了.

.

以上由凤凰哥整理编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添加补充!

『在唐山,奏说唐山话;不在唐山,奏梦也说唐山话!咋儿叠吧。。。~(≧▽≦)/~』

微信公众号:tsdafenghuang

新浪微博:@大凤凰社区

腾讯微博:@大凤凰社区

凤凰哥微信号:1181879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