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画坛常常谈论当代水墨,而鲜有提及当代笔墨这一概念的。2015年,在北京笔墨精神与水墨问题研讨会中,众画家将中国水墨与话语权,与笔墨与水墨、传统与当代等相关的话题一并讨论,可想而知其间必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有待发掘。
一 、水墨的水与笔墨中的水异同
林容生认为,我们这代人的尴尬就是总是离不开传统,但是我们又不能很当代,身上有太多负担,所以无法彻底从作品中来呈现自己,所以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的作品既非传统,也不够当代。韩朝认为,笔墨不仅是技法和形态,它涵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审美取向和精神价值。笔墨解决了观看、品读和精神导引几个问题。他觉得既含蕴传统笔墨精粹,又具有当代视觉感受和审美经验最好。无论传统还是当代,有个性的创作都有价值,各得其所,各美其美,通过交流互动,更上一层楼。毋庸置疑,水墨、笔墨中的水笔墨对于水墨画的创作而言都是必要的构成部分。
中国水墨画的水性与笔性既相互依存,也有一定的矛盾存在。相对而言,以笔为主导的墨偏向写,以水为主导的墨则趋为泼,两者既可分离,亦可兼顾,但本质上笔性表现与水性表现的矛盾及共存导致了水墨画发展路线的进一步分化。笔墨技法拥有着丰富的历史传承,偏重于用笔变化,这种变化不论是用笔的方法还是传统书法入画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难以脱离中国画传统的漫漫长路;水墨则侧重于当代表现性:水墨相对而言倾向用水用墨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是绘画性、艺术性、特殊性的,往往没有明确的边界,但通常需要符合当代社会审美的认可以及群体心理上的共识。
在当代语境下,水墨人物画表现性的需求日益提升,由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实验水墨为了将水墨画的优势、特点及表现力发挥至极,进一步发掘水墨画的表现性,这一时期水墨中水性的表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黄宾虹1948年时对王伯敏语作画最忌者:死、板、刻、浊、薄、小、流、轻、甜、滑、飘、柔、艳。应做到:重、大、高、厚、实、浑、润、老、拙、活、清、秀、和、雄。
当代水墨画所逐渐拓展而出的渗、溶、渍、洇等水性表现效果令笔墨语言更为丰富,而水的深度运用也延伸了水墨人物画画面表现一一浑、润、活、清等水墨的表现特征无疑需要画家的主观处理以及水作用下笔墨的参与。这些形容表现的字大都为形声字且皆含氵旁。而在一个形声字中,形旁表示大体意义,声旁表示读音,可想而知这些用字皆与水有着极大的关联,且它们所具有的含义与本课题所谈及的相关内容十分贴切,故用来形容水墨语境下关于水的笔墨表现效果及画面特征尤为合适。
传统的大写意水墨画在笔墨运用上往往具备大开大合之势,用水量较多的同时,技法运用的过程中更为注重笔墨技法中对水的掌控;小写意的用水则次之,相对而言更为强调对笔墨中笔的运用。由上所知,当代水墨画对水特性的时代表述推动了水墨画的发展创新,水墨、笔墨中的水特性的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加被重视,使水的运用程度不再局限于写意的大小几何,水墨人物画中水与笔的兼顾,令水性与笔性间的矛盾趋于缓和。综上而言不难得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若契合中国画传统精神,不能为了创新而消解传统笔墨的精髓,更不能一味排斥当代性的水墨表现手段。
笔和水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画家自己把握适宜的表达方式及程度,要赋予水、笔同等的价值,将水深入至笔墨技法的各方面以及水墨画面的整体表现中,令水赋予笔墨活性,令笔使水墨产生动势,关于水的运用才不会沦入技术化、制作化、媒介化,画家的艺术情感才有可能在画面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将传统绘画中笔墨的笔法作为当代水墨人物画的根基,在水法中寻求关乎于画家情感表达的自我突破,两者深度融合共同发展,或许不失为当代水墨人物画创新的有效路径。
二、水墨人物画风格个性化的价值及内在冲突
以水为源,寻求水墨人物画的个人风格。
关于水墨人物画创作的风格个性化方面略有探索,但此探索对于笔者个人未来的绘画生涯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其探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明确笔者水墨人物画风格个性化未来探索的模式及方向。其中画吾自画即是强调水墨画家的个性,画出自我的风格。当代,陈丹青在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美学与美术的对谈的讲座中提出了观点:绘画已经‘过时’,中国现在不需要这么多画家。
绘画风格的趋同,无疑会降低水墨人物画的艺术价值,唯有探寻绘画风格的个性化,才能进一步突破水墨人物画固有技术层面所赋予的种种枷锁。
对于画家个体而言,水墨人物画个性风格表现到极致便可以成为画家的个人符号,个性化的笔墨语言也更有助于画家抒发思想与情感,与其个人的秉性相契合;对于当代水墨人物画而言,具有个性的水墨人物画风格是稀有的,它既可以是时代现象的个性表述,也可以引发大众情感的共鸣;从水墨人物画的历史来看,推动其历史发展的水墨人物画往往是与众不同、独具个人绘画风格的。无疑,水墨人物画风格的个性化对于画家个体乃至当代水墨人物画的传承发展,具备极高的研究及实践价值。
结语
水墨人物画中关于水的研宂,其最终目的无外乎艺术二字。
水墨人物画水的运用与表现的过程中,由水与水墨风格的个性化的联系衍生出诸多相关问题:水法的独特应用与水墨人物画的个人风格是否具备强关联性;风格是属于个人情感表达下自然流露的特质,还是为了风格而风格化一一作为水墨艺术的附属品而存在;模仿风格、寻找风格的个人意义为何;水墨人物画的风格应更偏向于画家个性的体现,还是传统笔墨精神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