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平(约328—约386),后世称为黄大仙,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兰溪黄湓村,一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义乌赤岸。黄大仙原是当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华山中修炼得道升仙。宋代敕封为养素净正真人。
黄初平18岁开始修道,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黄大仙,故号称赤松仙子。中国民间流传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金。传说因为炼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药方度人成仙,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祀。黄大仙信仰在1915年由普庆坛的创建人——梁仁庵道长传入香港,其后蓬勃地发展。香港著名的黄大仙祠就是供奉他的,终日香火不断。黄初平,晋朝丹溪人。十五岁时他去放羊,有个道士见他本性善良,把他带到浙江金华山石室中,收他为徒。一学就是四十多年。他的哥哥黄初起一直都在寻找他,经过这么多年都没找到他。后来在街市上看到一个道士在占卜,黄初起就问他弟弟在哪里?道士说:金华山有一个放羊的小孩,姓黄名初平,是你的弟弟不是?初起听到之后,立即跟道士到金华山寻找。兄弟相见后悲喜交集,哥哥问弟弟道:羊在哪里?黄初平指着白色的石头说:就在那儿,并喊:羊起来于是白石头都站起来变成山羊,有数万头。初起惊讶不已,便跟初平学道。他们俩个都成仙了。黄初平别号赤松子。
黄大仙传说在港澳台、东南亚等地流传甚广。今得道升仙地建有浙江金华黄大仙祖宫,广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黄大仙祠。香港亦有为纪念他设立的黄大仙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