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520——网络情人节,又马上迎来618——电商购物节,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网络还是现实,人们都喜欢过节,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过节的理由,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我们尊重他人的过节习俗,也不反对引进他人的节庆活动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情趣。然而,在现如今我们也有必要知道自己的节日。我们民族自己的节日,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凝聚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包含着我们民族的生活智慧。在这里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国人的20个传统节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个节日 春节
我们把新的一年第一个月的第一天,称之为春节。春节是全世界华人最为重视的盛大节日,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使春节成为文化积淀深厚的中华民族的标识和品牌。
第一个节日 春节
第二个节日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是春天开始的标志。作为一个古老的农耕国度,农业种植是中华民族安身的根本,从皇室到朝廷再到黎民百姓,无不重视农业生产,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把立春这个农时节气定为了一个颇为隆重的节日了。
第二个节日 立春
第三个节日 上元节(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望日,在这个首望之日祭奠首要之神,最能表现人们的虔诚和敬重,所以,祭拜天神太一的日子就被确定在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在上元节诸多节庆活动中,夜游观灯是最具特色和感染力的,因此上元节又称灯节,也叫元夕节、元宵节。
第三个节日 上元节
第四个节日 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是我们熟悉的一种民间说法。从古人留下的史料看,龙抬头的说法和古代天文学所描述的天象有关。在隆冬时节,从地球表面看,青龙七宿隐藏在地平线以下,随着天体运行到农历二月初的时候,角就露出地平线,但其他星宿还仍然隐没在地平线的下面,这时,古人夜观星象,就有了龙抬头的生动情景。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吃的烙饼称为龙鳞,吃的面条称为龙须,吃一种带肉馅的面卷称为懒龙。
第四个节日 二月二
第五个节日 花朝节
相传,我国夏历,也是我们现在说的农历二月十五,为世间百花的共同生日,我们的祖先称之为花朝、花时,是古代民间的一个节日,古称花朝节,也叫花神节。
对于善弄花月的古代文人来说,春花和秋月相对应,二月十五的花朝对应八月十五的月夕,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第五个节日 花朝节
第六个节日 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早期人们在三月上巳日举行祭祀活动,追思和怀念人类先祖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的功德,由于用天干地支计算的日期在每一年并不确定,而最初祭祀的三月上巳日恰在三月初三,三月初三这个奇数重合的日子又非常符合祭神传统,因此,在魏晋以后,上巳节就被固定在夏历每年的三月三日,民间也把上巳节称为也称三月三、重三。
第六个节日 上巳节
第七个节日 寒食节
寒食节又称禁烟节、冷节,这个节日并不固定在某月某日,而是冬至以后的第105天,所以也叫百五节。
寒食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距今已经有26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一天禁止人们生火做饭,只能吃事先做好的、已经放冷的寒食了。
第七个节日 寒食节
第八个节日 清明节
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照农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这个时候是许多蔬菜播种的最佳时节,也是植树造林的好时候。古人认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第八个节日 清明节
第九个节日 端午节
中国夏历的五月初五,是华夏子孙传统的端午节。端是开头、初始的意思,而我们的祖先用天干地支来记录年月日,一月为寅,二月为卯,五月恰好是午,所以,端午节的本意应该是五月初的节日。
端午节的来源最少与三位历史人物有关,在这三位历史人物中,名气最大、民间认可度最高,也流传最广泛的就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另两位历史人物分别是春秋时期吴国忠臣伍子胥和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
说起端午节,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粽子,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标志食品了。端午节的另外一项重要活动,就是龙舟竞渡。在端午节,民间使用最为普遍的药用植物,就是艾草和菖蒲,它们能够挥发具有芳香气味的植物油脂,对蚊虫有驱赶和杀灭的作用,还有提神理气、活血散失湿的功效。
第九个节日 端午节
第十个节日 天贶节
夏历的六月初六为天贶节,民间又叫姑姑节,或回娘家节。它的来历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段故事有关。
按照各地民俗,在这一天各家各户纷纷把衣服’被褥,以至于一些日用物品拿到阳光下晾晒。寺院、道观要翻、晒所藏经书,读书人家也会把自家的藏书搬出来晾晒。
第十个节日 天贶节
第十一个节日 乞巧节
乞巧节是中国夏历的七月初七,这个节日的由来与天上的两颗星星有关,而星星只有晚上才能看清楚,因此,人们把这个发源于七月初七晚上的节日称为七夕节。这两颗星星分别是织女星和牛郎星,后来演化出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
七夕乞巧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叫穿针乞巧,一种叫丢针乞巧,还有一种叫结网乞巧。
我国已于2006年5月20日将乞巧节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第十一个节日 乞巧节
第十二个节日 中元节
中元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民间也把中元节叫做鬼节。
正月十五是上元,为人间过了灯节,人间即阳间,陆为阳,所以人间的灯节在陆地进行;七月十五为中元,理所当然地要为阴间的鬼魂也过灯节,水为阴,所以阴间的灯节要在水里举办。百姓家庭制作河灯,中元之夜将河灯放入河流之中,让它随波漂流,取超度的意思。
第十二个节日 中元节
第十三个节日 中秋节
在中国古老的夏历纪年法当中,七、八、九三个月为秋,俗称三秋,八月恰在三秋正中,而八月十五又恰在八月之中,故八月十五称为中秋。
中秋节是一个与月亮有关的节日,关于月亮的传说在古代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嫦娥、玉兔、吴刚、广寒宫等等。
在古代中秋节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拜月、祭月,同时也在圆月的圆字上寄托家人团圆的寓意。祭祀供品多取圆形,月饼和西瓜必不可少。月饼要全家分而食之,没人一块,不能多,更不能少;圆圆的西瓜要一切两半,切口必须是齿状的,认为这样的形状像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第十三个节日 中秋节
第十四个节日 重阳节
九月九日是两九相重,日月并阳,故古人称为重阳。在民间百姓有在九月初九出门登高,佩戴茱萸,喝菊花酒的风气和习俗。
重阳赏菊是十分热闹的盛大活动,各地在重阳那天会举办花会,展示菊花供游人观赏。九月九求高寿,不仅要登高,还要吃糕,在重阳节食用糕点也是流行的民风。随着节日内容的发展变化,重阳节为老人贺寿、祝寿也逐渐形成风气,重阳节又增添了敬老、爱老的内容。
第十四个节日 重阳节
第十五个节日 寒衣节
中国夏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十月是入冬的头一个月,在这样一个季节交替、心绪转换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古代的先民们照例会想念逝去的亲人,于是民间自发的形成了为亡人送寒衣的风俗。遂使十月初一成为寒衣节,由于其主题也是缅怀逝者,所以人们把寒衣节也归入鬼节的行列。
第十五个节日 寒衣节
第十六个节日 下元节
下元是指夏历的十月十五,它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相对应,是发源于道教学说的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
在下元节这一天,道观里面通常要做道场,为民众解厄除困,道观附近的百姓都会前往观看仪式,并拜祭水官和祖先,祈求神灵降福。
在历史上,下元节还被民间工匠当做敬奉炉神的日子,太上老君在古代被奉为炉神。在这一天,工匠们要歇业欢宴,祭拜炉神。
第十六个节日 下元节
第十七个节日 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冬天将至的意思,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观测出了冬至到来的时间,冬至也成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来的一个节气。
人们认为,到了冬至阴极而阳始至,自冬至开始,白昼渐长,阳气回升。因此,冬至是一个重要而吉祥的日子,值得庆贺。冬至作为一个节日,又被称为冬节、长至节;人们过冬至节,也被称为贺冬。
饺子是冬至必备的节令食品,冬至吃饺子的传统据说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有关。
民间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谚语。
第十七个节气 冬至
第十八个节日 腊八
腊八作为一个节日,有人认为起源于佛教的佛成道节。传说中,佛祖释迦摩尼最初出家修道时并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十二月初八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后世信徒为牢记佛祖所受苦难,将每年的十二月初八定为佛祖成道日。
腊八粥最初是寺庙向门徒以及善男信女们赠送的。现在喝腊八粥已经成为过腊八节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风俗了。
在北方,特别华北地区,过腊八节还有一件事情几乎是家家都要做的,那就是腌腊八蒜。据说在老北京,腊八蒜还有腊八算的意思,在腊八节以腊八蒜为礼品赠送对方,暗示算账的意思,催着对方赶快结账。
第十八个节日 腊八节
第十九个节日 腊月二十三
夏历十二月二十三,在中华民族古老的节庆文化中,是一个祭灶神的日子。在这一天,百姓人家在灶王神龛两侧,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
围绕祭灶,腊月二十三是一个欢乐的节日,人们在祭灶之后,便开始迎接新年的准备工作,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打扫房间,卫生运动从这一天开始,一直要持续到除夕。人们又称其为扫尘日、迎春日。
孩子们在这一天可以吃到最喜欢的灶糖,它是一种麦芽糖,形状是扁圆形,又称糖瓜。
正是因为腊月二十三充满了浓浓的年节味道,所以,人们把这一天称为小年。
第十九个节日 腊月二十三
第二十个节日 除夕
夏历一年当中的最后一天叫做岁除,也叫年三十,因为这一天节日的最精彩的内容在晚上,因此该节日被称之为除夕。
作为岁时民俗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最能打动华夏子孙的,就是以阖家团圆为主题的年夜饭了。年夜饭过后,一家人欢聚守岁通宵不眠。
除夕还有接神的仪式,也就是迎接在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
除夕夜还有置压岁钱的风俗,象征长辈用自己的付出为晚辈压住新的一岁,希望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不生病遭灾。
结语:我们民族的节日,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才积淀而成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有了它们,我们过得自然而惬意,我们爱过自己的节日,因为我爱我的父母和同胞,我爱我的民族和国家。
头条家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