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官方机构中,有一类岗位叫做总师,包括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总经济师等等。有些单位只设置一个总师岗位,有些单位设置多个总师岗位,有些单位不设总师,情况不尽相同。
在众多总师中,总会计师这一职务是相对常见的,在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中都有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总会计师不是一个专业技术岗位,并不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而是一个行政管理岗位,是一个领导职务。
但是,不同层级、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之中,总会计师的定位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相当于单位副职领导,有的相当于中层正职。
首先,介绍一下行政机关中的总会计师。
政府系统中设总会计师一职的并不多,主要是一些财税、金融部门,工作专业性相对较强:
一、在部委层面,有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参公事业单位,职务名称叫首席会计师)、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等。
根据三定方案,国家部委的总会计师不属于副职领导,而是与司长平级的中层正职,由所在部委自行任免。
不过,总会计师的地位、职权明显高于司长,从司长转岗总会计师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也就是俗称的平调重用。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部委官方网站中的领导简介一栏会出现总会计师的名字,排在部委领导之后;但是,司长的名字没有资格出现。
因此,总会计师可视作是司长和部委副职(副主任、副局长)之间的一个隐形台阶,可以协助部长、副部长分管部分司局、牵头某些工作。
二、在省厅层面,有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税务局等等。
这些总会计师职务有明确为副职领导的(如省税务局、河南省财政厅等),也有明确为中层正职的(如山东省财政厅等),情况不尽相同。
1、如果是副厅职的总会计师,肯定会进入单位党组(党委),但是排名会明确在副局长之后,职权、话语权也弱于副局长,从总会计师改任副局长也属于平调重用。
2、如果是正处职的总会计师,其情况就和国家部委比较类似,是介于处长和副厅长(副局长)之间的一个隐形台阶,从处长到总会计师属于进一步使用的范畴。
三、在市、县两级,总会计师很多都属于副职领导,与副局长的行政级别是相同的,但是排名在副局长之后。
然后,介绍一下事业单位中的总会计师。
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繁多、种类繁多,有些资金往来很大,经过批准也可以设置总会计师一职。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财务管理任务繁重、医疗成本核算复杂、财务分析需求广泛的公立医院。
根据国务院、财政部、国家卫健委的规定,三级公立医院必须设置总会计师一职,有条件的公立医院也可以设置总会计师一职。
总会计师属于医院的行政副职领导,直接对医院主要负责人负责,参与医院的重大决策,管理医院的经济和运营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最后,介绍一下国企(央企)中的总会计师。
目前,国企(央企)中广泛设置总会计师一职。
根据行政法规《总会计师条例》,国企中的总会计师与副总经理都是明确的副职领导,进入企业党组(党委),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分管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工作,对业务能力要求非常高,往往是财务部负责人升任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的总会计师与副总经理没有明确的排名先后,资历更深的总会计师经常排在副总经理之前。
虽然国企去行政化后不再有明确的行政级别,但是,由于干部管理的需要,国企高管仍然会参照某个行政级别进行管理。
1、如果是副部级央企,总会计师比照中管正厅(局)级干部进行管理,享受副部级国家局副局长类似的工作待遇;
2、如果是省属国企,总会计师比照副厅级干部进行管理,享受副厅长类似的工作待遇。
欢迎点赞、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