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群体势若洪流整体推动文化发展。中国历史上以集体团队的方式,涌现出一大批的思想家、文学家,对于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做出了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百家争鸣,推动了中国思想体系的建设和中国文化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儒家文化思想为主体的思想体系,经过后世的发展建立和形成了中国灿烂的文化和文明。
荀子稷下学宫讲学
两汉时期的今文经书古文经书学派之间的纷争和相互促动,推进传统经学的系统化研究和进一步深入,是儒家文化思想在新的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实现新的提升,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经学复兴繁盛发展。
汉魏时期的三曹和建安七子创建和发展的建安文学,东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艺术的发展。为唐宋时期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魏建安七子雕像
唐宋八大家灿若星斗。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唐宋,涌现出了一大批文学家、政治家、政治家,灿若星斗,光芒四射,对唐宋文化的大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对后世文化的复兴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
唐宋八大家,是唐朝时期的韩愈、柳宗元,北宋时期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不仅是著名的散文大家,而且是诗词大家、书画大家,有的是历史学家,政治家。
唐代文学家韩愈
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他们身体力行进行文化革新和思想改造,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培养指导和形成了一大批的大家学者,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成为唐宋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文学群体团队,造成了文化推进之中的海浪之势,滔天洪流势不可挡,达到了中国文化的鼎盛和巅峰,叹为观止,高山仰止。
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克服和摒弃了自汉朝以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风,重外在形式,重华美辞藻,在思想性、建设性、指导性相对薄弱。反对过于形式的骈文,提倡散文,重视文章的内容和思想。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
以韩愈为旗手推动了唐朝时期的古文运动,到宋朝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宋朝的文学家将古文运动推向高潮,达到了新的高度,他们将儒释道思想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创作出了思想性、艺术性、指导性的著名作品,也推动了思想艺术的大发展,推动了程朱理学形成成熟发展,也推动书法绘画制瓷艺术的繁盛。
时代造大家,大家谱盛歌。时代造就了唐宋八大家,而唐宋八大家谱写壮丽灿烂的篇章。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重文兴教,尊重知识,尊重贤才,各民族文化和思想兼容并蓄,相互促进,共同复兴,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苏洵、苏轼、苏辙雕像
宋太祖宋太宗及其子孙皇帝尊孔敬儒,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科举取士规模和数量,重用文官,提高了文人社会地位,不杀文臣士大夫,使大批优秀庶族平民金榜题名,成为有作为忧国忧民的士人文臣,以百姓国家天下为己任,以振兴繁荣文化为目标,从更广阔的视角,更深刻的方面,发奋图强开拓进取,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如王安石是宋仁宗宰相,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威望,实施政治改革,尤其是对文化建设做出了卓越成就,欧阳修、苏辙、曾巩也是朝廷重臣,身体力行,为文化繁盛做出了贡献。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
儒家思想得到了新发展。北宋时儒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道家佛家思想也有新的发展,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发展成为程朱理学。
宋朝大文学家以发展和复兴儒家思想为责任,自觉运用和指导文化发展,并推动了开拓理学的境界和内涵。使宋朝文化与理学思想共同发展,使文学的思想性深刻积极,感召力吸引力大大增强,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