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小溪
3岁的豆豆特别怕小狗,哪怕邻居家的小狗从没向他吼过,他仍会见到就大哭大叫,吓得狗狗一脸茫然。
娇娇从没见过飞蛾,家里的米因为保管不当生了飞蛾,娇娇从厨房躲到卧室,甚至躲到自己的小帐篷里不出来。
......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不是少数,有的时候甚至让父母哭笑不得。
宝宝为什么会怕这怕那
害怕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是宝宝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提升,害怕的事物也会发生变化。
通常,0-6个月的宝宝因为神经发育不完善,对于大的声响,或是动作都会感觉怕怕,6个月后,宝宝会进一步体现出天生就有的各种怕怕情绪,比如怕黑、分离焦虑、怕陌生人等等。待宝宝长到4岁左右,他们才会表现出后天习得的怕怕,比如怕坏人,怕怪兽等等。此外,他们还会自己来设想一些怕怕,比如设想有只怪兽会吃了自己等等。
宝宝之所以有此表现,和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息息相关。只是,这种认知能力还在完善和似懂非懂的发展中,宝宝才会对一些事情表现出从没有过的害怕。
宝宝胆子小是不是心理发育有问题
宝宝怕这怕那,妈妈很担心,是不是宝宝心理发育有问题。其实怕怕并非没有可取之处,适度的恐惧是宝宝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小小的恐惧感可以帮宝宝更好地认识环境、辨别危险,懂得如何处理与恐惧的关系,对成长是有一定益处的。
如何帮助宝宝战胜恐惧变勇敢
当妈妈发现宝宝因为某件事、某种东西而感到害怕时,妈妈应该如何帮宝宝克服恐惧,变得勇敢呢?
方法一、突出同一事物愉悦的一面
打个比方,宝宝怕狗,担心小狗来咬自己,这种情况下,妈妈应想办法让宝宝看到小狗可爱的一面,比如喂小狗食物,让宝宝看小狗香香地进食。或是找一些懂技能的小狗,比如会作揖的小狗,让宝宝看到小狗精彩的表演,增加亲近感。这种方法可以让宝宝看到小狗就产生愉快的回忆,可以减少对小狗的惧怕感。
方法二、循序渐进亲近害怕的事物
宝宝怕蚂蚁,害怕到不敢在地上走,妈妈可循序渐进地让宝宝减少这种恐惧感,比如买一些样子可爱的小虫子拇偶和宝宝做游戏,或是买些可爱的虫虫贴纸让宝宝玩,当宝宝不再惧怕这些小玩意时,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在电脑上搜一搜各种蚂蚁的图片,给宝宝讲讲它们的故事。
再接下来,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看一些有关蚂蚁的纪律片,让宝宝了解,忙忙碌碌的它们有好多事情要做,根本顾不上要咬他哟!这种逐级递减,循序渐进地让宝宝接触害怕事物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宝宝的恐惧。
方法三、帮宝宝找榜样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由观察、模仿别人的行为而学来的,从这方面来说,宝宝对某种事物产生恐惧,也是他们学习来的。宝宝可以学会害怕,自然就可以学会变得勇敢。
所以,当妈妈发现宝宝对某一事物有畏惧心理时,可以营造合适的环境让宝宝去观察那些勇敢宝宝的做法,看他们是如何做的,在观察过程中,妈妈们要注意直奔主题,用言语告诉宝宝,这些事物为什么不可怕,从而缓解宝宝的恐惧心理。
方法四、和宝宝聊自己的恐惧经验
在宝宝眼里,父母都是强大的,若是妈妈可以和宝宝分享自己的恐惧经验,宝宝就会知道,对某一事物害怕是正常的事,自己不是胆小鬼,这种做法同样有助宝宝慢慢建立起自信心。要注意的是,妈妈的用词要避免夸张,以免增加宝宝的恐惧感。
方法五、说清关键点
同样是宝宝怕小狗这件事,妈妈可开解宝宝,只有疯狂的小狗才会咬人,小区里的小狗相对是安全的,只要宝宝不向它们挑衅,不去拿小石块掷它们,它们便不会张嘴咬人。当小狗在身边跟随时,不要跑,慢慢走,小狗就会转道离开了,若是被吓得飞奔,小狗很可能追上来。
当宝宝清楚原来自己害怕的小狗是不会乱咬人的,再见到小狗时便会想到,自己没去招惹它们,它们是不会咬自己的。几次出行遇到小狗都安然无事,渐渐地,宝宝就可以在规则中与小狗和睦相处了。
方法六、在绘本中变得强大
宝宝都是喜欢听故事的,给宝宝买几本讲述勇气和胆量的绘本,可以让宝宝从中获得经验、感悟,学会自我安抚,慢慢学会接纳自己害怕的事情,懂得只有勇敢面对才可以变得强大,会下意识地让自己学会勇敢应对。
方法七、学会给自己壮胆
宝宝害怕自己下楼,妈妈可以告诉宝宝,下楼时唱着歌可以给自己壮胆,这样就不会感到害怕了。或是感觉害怕时自己握紧小拳头,当身体某部位刻意紧张起来后,有助缓解紧张的情绪,帮宝宝增加勇气和信心,勇敢应对自己感觉怕怕的问题。
科学处理创伤体验
有些宝宝的怕怕与曾经的创伤体验有关。比如宝宝怕小狗,是被小狗咬过。此后,宝宝一见到小狗就会出现恐惧情绪,怕得不行。此时,父母要科学处理创伤体验,提示宝宝上次被小狗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帮宝宝回忆原因所在。比如说,上次被小狗咬是因为小狗没有狗链,或是宝宝主动攻击小狗所致,而当下的情况与以往不同,让宝宝相信,之前的创伤经历只是意外,并不是每次见到小狗都会被它咬到。
相反地,或是父母借此威胁宝宝,比如说,以后再不听话就让小狗咬你,或是和宝宝说,见到狗就离它远一点,想想之前是不是被咬过?如此,只会加深宝宝的恐惧感,当这种负面情绪不断累积,宝宝只会变得越来越胆小。
小提示:
宝宝的各种怕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不断提升的学习经验自然消失,相反地,若妈妈发现宝宝的怕怕已严重影响到他的生活作息、学习、行为方式,且时间持续6个月以上没有好转,便不能用胆小来解释宝宝的行为,而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请医生帮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