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除了正式形成于周代的吉、凶、军、宾、嘉礼外,还有诸多的民间习俗广泛流传,有的至今还在我们生活中延续,但你都知道他们的含义和程序吗?
1、做满月
婴儿出生一个月叫满月,庆祝满月的习俗至今还在流传,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喝满月酒,剃满月头。
婴儿满月礼俗流行于唐朝。主人在婴儿满月时遍邀亲朋好友庆祝,大家都会拿着丰厚的礼品来庆祝,也叫拿满月。古代,主人是不一定要管饭的,到了近代,庆祝满月后,中午时分,大家聚在一起,觥筹交错,这就是历代相传的满月酒。
剃满月头是另一项重要仪式,在民间也叫落胎毛,但是,一般来讲,胎毛不能剃净,头顶心或脑门上要留下一撮,俗称桃子头、桶盖头等等。
各地对剃下胎毛保存的方式不一致,有挂母亲床前的,有挂窗户上的,有缝入小孩衣服上的。其中,放母亲床前,意在孩子长大离家后,胎毛在母亲床前,无论多远,都可受母亲庇护,比较温馨。
2、抓周
婴儿出生满一年,古称周,现称周岁。周岁这天,不仅全家要庆祝,还要遍邀宾朋来庆祝,举行隆重的抓周仪式。也叫试儿、试周
民间抓周仪式一般都在中午吃长寿面之前进行。摆上一些代表职业的器具,如笔墨纸砚、印章、算盘、等等,女孩子还要摆勺子、剪子等等。大人通过孩子先抓什么、后抓什么来判断孩子的未来职业、志向。抓文具必是文人,抓印章官运亨通,抓算盘善于理财,女孩子抓剪子心灵手巧等等,总之,是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