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我国建国初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以经济为中心的建设战略转移,教育也进行市场化转型,弱化了教育本来的职能。从长期来看,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不利。
从出生到高中,国家应完善相关制度和法规,提升到一个孩子不只是家庭的,还是国家的高度。政府、学校、家庭的意识上升到公共道德意识,凡是看到一个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在接受教育,法律、制度、道德马上到位,保证国民教育的普及率和及格率应至少50%的国民本科毕业。
拿目前的产业生态链为例,我们目前瓶颈根源还是在教育。
产业生态链分高中低端,高端拿走大部分利润,中端吃点剩饭,低端喝点汤。就拿手机产业链来说,上游一卡脖子,下面就做不下去,想做下去就要按照人家的规则行事。没有培育创新的土壤,就永远没有高端,只能只能跟着别人转悠。细数各产业链条,各种高精尖科技和材料都掌握在别人手中,各种新概念成体系下来的也是别人的。
要想打破这种障碍,还是要大力发展教育,重视教育,完善法律法规,适龄儿童到高中之前,拿出相当比重GDP投入进去。同时,教育回归教育本身,培养人文、科学等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