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四为,在《张子语录》中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叶采解释说:
天地以生生为心,圣人参赞化育,使万物各正其性命,此为天地立心也。建明义理,扶植纲常,此为生民立道也。继绝学,谓缵述道统。开太平,如有王者起,必来取法,利泽垂于万世。学者以此立志,则所任志大,而不安于小成。所存至公,而不苟于近用。(《近思录集解》卷二,页四十至四十一)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认为,为天地立心就是要确立价值的承担,为生民立命就是要确保人民的生活生命,为往圣继绝学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永久和平的愿景。(陈来《孟子与廉政》)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程民生解释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探讨自然与社会的基本规律,为民众摸索出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为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概括而言,就是探索精神,担当精神,奉献精神,使命精神。这只是读书人本份而已。
有学者认为: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为天地立心,我们得一仁字,为生民立命,我们得一教字,为往圣继绝学,我们得一理字,为万世开太平,我们得一治字。
综合以上对横渠四句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为天地立心,即要探讨自然界生物之心,从天人合一出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生民立命,立命即孟子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 尽心上》)即为民众建立天理之心(张载语),即确立人的道德生命;为往圣继绝学,就是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发展;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实现天下为公,人人安居乐业的和平理想。而叶采的学者以此立志,则所任志大,而不安于小成。所存至公,而不苟于近用,则提出了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即士大夫要以此立志,就要具有至公无私之心,才能实现其宏大志向。他所说的至公之心,就是程颢所说的廓然大公,至公无私、大同无我之心。
横渠四句曾激励无数志士仁人立宏大志向,以天下为己任,以传承中华文化为使命,以为万世开太平为人生追求。而要实现这一切目标,首要的是要有廓然大公、至公无私、大同无我之公心。这是横渠四句和二程公心思想的当代启示。
(2021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