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民间佛教诸神信仰:四大天王、八大金刚、十八罗汉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一)四大天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四大天王,通常也称为四天王、护世四天王,是佛教的著名天神。他们的形象在印度原本是菩萨,被中国化后逐渐成为穿甲披胄的武将,通常列于净土佛寺的天王殿两侧。相传四大天王作为佛教的护法神住在须弥山的四座山峰之上。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第一,东方持国天王多罗陀,住在须弥山黄金锤,守护东胜神洲。密典谓东方持国天王多罗陀全身赤色或青色,手持刀与宝珠。汉传佛寺所塑其形象一般身为白色,手持琵琶。所谓持国,意思是慈悲为怀,保护众生,护持国土,故名。持琵琶,说明其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引导众生皈依佛教。他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四天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第二,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住在须弥山琉璃锤,守护南瞻部洲。汉地寺院所塑多身为青色,手持宝剑。他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五天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第三,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住在须弥山白云锤,守护西牛贺洲。汉地寺院所塑多身为红色,手缠绕赤龙或赤索。广目意思是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他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第四,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住在须弥山水晶锤,守护北俱芦洲。汉地寺院所塑多身为绿色,左手托银鼠,右手持宝伞;或左手托宝塔,在中国神话中被演绎为托塔天王。他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三天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四大天王在我国也被称为风调雨顺,中国佛教认为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手持宝剑,司风;东方持国天王多罗陀手拿琵琶司调;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手持雨伞,司雨;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手缠金龙,司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二)八大金刚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八大金也称八大金刚明王,是我国民间较有影响的佛教神灵。有关八大金刚,佛教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在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军荼利明王、大威德明王与金刚夜叉明王、秽积金刚明王、无能胜金刚明王和马头明王,即八大金刚;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二是根据《大妙金刚经》等传述为降三世明王(金刚手菩萨所现)、大威德金刚明王(妙吉祥菩萨所现)、大笑金刚明王(军荼利明王、虚空藏菩萨所现)、大轮金刚明王(慈氏菩萨所现)、马头金刚明王(观自在菩萨所现)、无能胜明王(地藏菩萨所现)、不动尊金刚明王(除盖障菩萨所现)与步掷金刚明王(普贤菩萨所现)。八大金刚各具神力,是护法功臣。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三)十八罗汉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罗汉,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最早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他们都是历史人物,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至唐末,开始出现十八罗汉,到宋代时,则盛行十八罗汉了。十八罗汉的出现,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十八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佛教中也有许多十八,如《十八部论》、十八界、十八变、十八层地狱等,十六罗汉变为十八罗汉显然与这种十八情结有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关于十八罗汉的说法各不相同,一般为: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相传罗汉本为小乘佛教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规劝和鼓励下,所有罗汉纷纷回小向大,往世不涅,帮助维护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里罗汉们也有了他们新的地位和作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403643的金刚萨埵唐卡: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0180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