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劳动的二重性(谈谈你对劳动二重性的理解)

2023年3月12日15:21:59如何理解劳动的二重性(谈谈你对劳动二重性的理解)已关闭评论

商品,说到底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解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由于不能正确地认识劳动二重性,因而也无法真正的回答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创造价值。

劳动二重性,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生,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然后把抽象劳动凝结在使用价值之中创造出新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分,使得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得以区分,由此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具体劳动,是有用劳动,是生产不同质的使用价值的劳动,同时也是社会分工的基础。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有一定目的的生产活动,或者说是包含着有用劳动。在产品普遍采取商品形式流通的社会里,生产者各自独立进行各种不同质的有用劳动,发展成为一个多支体系,形成了社会的具体分工。

具体劳动是根据劳动的目的、对象、操作方法、劳动资料和劳动结果来区分的。裁缝的目的是做衣服,木匠的目的是打造家具,农民的目的是收获粮食。他们的劳动对象、采用工具都是不一样的。这总不同形式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人与自然物之间的物质关系。

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要完成交换,不得不借助抽象劳动。我们在商品二重性中介绍过,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要研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能借助于抽象的劳动来完成这个工作。否在以物易物是无法进行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具体形式上各不相同,但是人类劳动力的消耗,都是人的体力和脑力付出。撇开具体形式的一般劳动,剩下的就是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形成价值的唯一来源。马克思说,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是简单劳动,他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都具备的简单劳动力消耗。简单劳动,虽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性质,但是在一定社会历史具有确定性的。

抽象劳动,对于任何商品都是相同的,只存在量上的差异。人类劳动的这种质的统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的交换中,可以进行量的比较。商品交换的本质是,等量抽象劳动的相互交换。这种交换体现的是不同具体劳动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由于抽象劳动的这种特质,马克思说,不管生产力如何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任何劳动,一方面与其他劳动具有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与其他劳动具有同质,不同量的抽象劳动。我们可以简单地这样理解,一个东西有没有用,这是由具体劳动所产生的使用价值决定的。而这个东西在市场上值多少钱,这是由于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使用价值中决定的。抽象劳动,对于商品价值来说,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方面。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参考材料:张雷声《资本论》精学导读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商品二重性?

读《资本论》: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关系?

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懵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