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那是十几年前,周杰伦最火的时候,一个名叫罗福兴的少年抱着出名和要给世界留下点什么的决心,想在网上搞出点影响力。
通过搜索引擎,他发现美国《人物》杂志颁布的1995-2005年世界十大鬼才音乐人名单上,周杰伦居然才排第十,玛丽莲·曼森高居第一。罗福兴为此感到惊诧。进而开始思考,自己该做点什么,才能让大家知道我。
彼时,他已辍学,打工觉得无聊,整日在网上厮混。那两年,非主流文化刚刚兴起,炫舞游戏和QQ空间里,有大量非主流家族活跃。
但罗福兴觉得他们造型太保守了。顺着玛丽莲·曼森,他百度了朋克哥特风等关键词。随后,他穿上哥特夹克,画上眼线,打了鼻环、唇环。研究朋克时,他还迷上了日本视觉系摇滚乐手石原贵雅,学人家在右臂上纹了天上地下唯吾独尊。石原左臂上纹了俺,他就纹了个俺罗福兴,连字体都是一样的。纹完后,觉得还不过瘾,又烫了一个红色的、十分诡异的头发,看起来如同超级赛亚人。后被网友们讽为类似病毒的结构。
然后,他把自拍传到了网上。
万万没想到,很快,罗福兴就得到了一大票追随者。为此,他开始建立QQ群,拉大家一起活跃。为了跟其他非主流家族区别开,罗福兴打算给家族起个名字。他百度了一下时尚的英文,得到一个smart,本想叫斯玛特,但觉得不够酷、不够屌,于是把家族名,改成了杀马特。
2007年前后,杀马特三个字迅速在网上流传开。那些诡异的病毒状发型四面扩张,引起无数青少年的模仿。与此同时,16岁的罗福兴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影响力。在一个个杀马特群里,他以杀马特教父自居。所有想加入这个大家族的人,都需要得到他的首肯。
靠着教父的名号,罗福兴也赚了点外快。他搞过一个杀马特网站排名,只要交钱,就可以在上面露脸,挂上自己的照片、名号。
罗福兴因此赚了几万元。但没多久,他就放弃了,觉得维护太麻烦。由于名声在外,有人想跟他交朋友,给过他1000块钱。还有同性恋找过他。因为对方看着有点钱,罗福兴耐着性子陪聊了3个月。为了造势,他还给自己写过小说,名为《罗福兴的杀马特帝国》。可惜写了1300多字,就写不下去了。
当时罗福兴借着影响力变现,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无奈。
罗福兴生于梅州的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为爱顶撞老师,他13岁就退学了。他不服管教,四处厮混,然后被家人送进工业园,成了流水线工人。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两班倒,不断的机械重复。他很厌烦,跑了。此后,他去父母所在的深圳,进工厂、学理发,都沉不下心,没钱了就去跟父亲搬砖。
他跟父亲的关系很不好。每次问父亲要生活费,对方直接把电话挂断。
进工厂干流水线,罗福兴觉得枯燥、痛苦。他还经常被人侮辱、被老乡骗。借出去的钱,永远收不回来,偶尔说错一句话,就要被领班骂。当他开始留起那头怪异的头发后,工厂里的人都对他指指点点。他从一个厂漂流到另一个厂,不愿意跟身边人交流。由于收入不稳定,又没办法融入环境,他把大量时间花在了QQ群里,和家族聊天,顺便搞点生活费。
杀马特家族群鼎盛之时,一个群里上千人,有几百个群存在。在各大论坛、贴吧里,随时可见杀马特的身影,见到花里胡哨的发型。
罗福兴没想到会搞出这么大阵仗。同样没想到,短短几年后,这个群体就走向了衰落,成为了互联网世界的上古名词。那些流窜在QQ空间、贴吧、论坛里的PC时代的杀马特们,仿佛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有人探寻过这是为什么。
因为早在杀马特诞生之时,他们就被冠以土里土气洗剪吹风格乡村非主流等富含贬义的头衔。遇到杀马特,大家第一反应是嘲笑,觉得这些人都是脑残、心智不全。当他们消失时,众人拍手称快。
然而鲜有人知道,在这一堆堆奇形怪状的头发背后,藏着怎样的人生境遇,有着多么残酷的生存景况。直到2013年,另一个误会发生,才把杀马特三个字背后的辛酸挖掘出来,呈现给了世人。
02.
2012年,在川美任教的李一凡,偶然看到了杀马特的照片。
以他的精英视角来理解,最初还以为这是一帮朋克,心说中国居然出了反主流艺术,通过作践自己来恶心主流价值观,牛逼啊!在李一凡的设想中,这群留着不伦不类发型的年轻人,必定受过良好教育,具备反叛性。
当他开始寻找杀马特时,才发觉所有判断都是错的。
那年,李一凡拿到深圳双年展一笔赞助,决定为杀马特拍部纪录片。由于不懂杀马特家族入群规矩,他找不到采访对象。好不容易联系上罗福兴,通过罗联系到许多玩儿过杀马特的青年,才拼凑出一副完整的杀马特图景。
在罗福兴的帮助下,李一凡跋涉数省,见了60多个杀马特。采访过程中,他终于搞明白,这群人不是要搞什么反叛、对抗,他们都和罗福兴一样,从小辍学,文化水平极低,为了生计被迫进厂,成了流水线上的机器:
他们每天做着繁重、重复、收入微薄的工作,在城市里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经常受周围人欺负,感觉孤立无援,因此成为了一名杀马特。
在这部名为《我爱你,杀马特》的纪录片里,李一凡通过那些杀马特青少年的自述,还原了他们的生存之痛、精神之痛和对人生的无望。
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
头发,原来只是他们的保护色。
《我爱你,杀马特》一上来,就交代了受访者们的出身:他们全都和罗福兴一样,来自凋敝的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没怎么受过系统的教育,早早辍学后,就被打工浪潮赶到了城市里:
其中大一点的十五、六岁,小一点的,才十一、二岁:
很多人连小学都没读完,就借钱出门,跟亲戚进厂。文化水平低不说,没见过什么世面,认知水平也不高。所以很容易被骗:
而一旦辍学,被推向社会,就肩负起了赚钱养家的责任。有了经济能力后,一定要给家里寄钱。有的还得供弟弟妹妹继续读书:
对于这一点,李一凡感到十分震惊。他想知道这些孩子工作的环境,但工厂不许拍摄。李一凡就想了个办法,说让他们自己拍,我来花钱买。
他让助手写文案,助手半天没写出来。罗福兴拿过笔,很快写了一段,然后拟了句标题叫不要押金!日赚千元不是梦!。在李一凡看来,这是典型的欺诈短信话术,一看就很假。结果一发出去,收到一大堆视频投稿。
他这才知道,仅仅是不要押金四个字,就能吸引这些孩子的注意。
因为他们进厂时交的押金,总会被小作坊老板以这种那种理由在结算时扣下一笔钱。尤其在他们刚出来打工毫无社会经验时,常被老板骗。明明辛苦工作一个月,最后到手才几百乃至几十块。甚至连介绍他们进厂的亲戚,也会从老板手上吃回扣。直到很久以后,他们才知道自己被人卖了。
那些花钱买来的工作视频,极真实地还原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内容。
大部分的工作,都是机械重复,不是分拣产品,就是加工零件:
不但内容枯燥,而且需要长时间的工作。很早就上工,夜里才下班:
有的工作环境还有毒性:
报酬低不说,还十分危险。如果干得太疲惫,稍不注意,手指就没了:
而就算受了工伤,老板也不会多给你一分钱。
首先大家根本没签劳动合同,其次这些十几岁的孩子,除了在厂里打工,对城市一无所知,维权两个字,在他们的世界里根本不存在。
受伤,他们就自认倒霉。
黑心老板见状,直接让他们滚蛋:
其中有人接受采访时说:
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埋头苦干。因为全是计件工作,你不干就没钱,多干一件就多一份钱。有的孩子,家里还有生病的奶奶、读书的弟弟,只能一边流泪一边加班,为多赚一点点工资,忍受高强度工作。
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
他们明明知道这件事很枯燥、很痛苦,还是得忍耐。而且工作时,尽量不要让脑子思考,因为脑子一思考,手上就迟钝了。手必须得快:
对于这些处境,工厂是不会去考虑的。没人会人性化地去为他们着想。这些孩子去厂里请假,往往要看领导的脸色:
别说请假,在上工时间,就算是去上厕所,也要找经理签字:
有时候找不到经理,很多人憋不住,干脆就随地小便。这样的工作,能有什么尊严?
很多人就这么麻木地、日复一日地上工。每天耳朵边上都是轰轰隆隆的机器声。走出工厂要很久,这种声音才会消失。一个月里面,顶多休息两天。剩下的时间连轴转。干得困倒在工位上,也是常事:
李一凡有个助手叫乌鸦。他们花20-70元把这些视频给收上来后,乌鸦看完视频情绪直接就崩溃了。她无法想象,大家都是同龄人,自己在明亮的教室读书时,这些少年却在逼仄、昏暗的工位上,一天贴两万个标签。
有的孩子,年纪轻轻就因此落下残疾。他们却自我安慰说:
有很多找钱都是断手断脚的,有什么稀奇,想开了就好了。
03.
日复一日的流水线作业,对这群十几岁的孩子而言,精神损伤十分巨大。
本身他们从乡村来到城市,在心智还未发育健全时,进入一个陌生环境,心理上就遭受着一定程度的折磨。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根本不了解城市生活。进厂之后,长期生活在封闭环境里,对外界一无所知。
有人在外面合租房子,结果下班后,连自己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而有的人,睡在工厂宿舍里,一个月都不会出厂。
别说城市的样子,他们连公交车都没坐过。有女生除了买卫生巾出去一趟,其他时间都在厂房、宿舍。银行卡也不会用。
表面上,他们进入城市,实际上,他们是被禁锢在了厂里。每天上班、下班、休息,目力所及,都是同一个地方、同一群人。
用罗福兴的话说就是:
时间一久,生活的单调和人际关系的局限,让他们感到异常孤独。
很多人觉得身边没有人能说上话,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
而工厂的高强度作业和严苛的管理制度,让他们感到更加无望,人生灰暗:
有些人受不了,患上了抑郁。有些人干脆去百度怎么自杀。由于感到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他们会变得愈发悲观厌世,不断否定自我的价值。或者因为年纪小,在厂里受人欺负,一时想不开,无人可倾诉,就想一死了之。
干的时间越长,他们心里淤积的压抑就越多。
久而久之,就觉得活着没意思:
正是在这种生存处境和心理状态下,杀马特拯救了他们。
它成了他们的精神出口和心灵解药。
这些十几岁的打工者,跟每个身处青春期的人一样,心里有狂想,情绪很敏感,渴望得到外界关注,希望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并不是他们进入工厂,情感就变得麻木、粗糙,相反,在那个环境下,他们的孤独、渴望变得更深,对寻求自己存在意义的动力也变得更迫切。他们也想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一面。
做头发,开始成为他们枯燥生活、压抑心绪的一个重要排解渠道:
他们希望用古怪的发型,把自己包装得酷一点,包装得惹人注目:
他们和罗福兴想搞出点影响力一样,想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关注:
在得到存在感的同时,用病毒式的发型,让自己看上去更像个异类,像个不那么容易欺负的人,像个不容易摧毁的人:
哪怕说,这种头发走在路上,会被别人指指点点,被认为脑子有病,他们心里也会窃喜。因为较之在工厂里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一样活着,顶着这样一头病毒结构穿梭在街头,至少让他们感觉自己被看到了。
很多打工孩子接触到这种发型后,瞬间被其征服,加入杀马特这支队伍,就是觉得能从它那里得到以往没有的快乐。尤其是平日里那些过于安分、在厂里不敢表现自己的老实孩子,把它当成了解放自己的手段。
他们掌控不了自己的命运,掌控不了自己的时间,掌控不了自己的劳动。
但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头发:
04.
玩起杀马特后,很多打工者的生活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像一些内向的男生,一旦搞个爆炸头,也变得敢于主动接近女孩儿。好多人为了谈恋爱,加入杀马特。厂里的女孩一看老实巴交的男生,就不愿搭理。但你要是发型出格,就很容易在公园里撩到妹子:
同样的,女生烫个爆炸头,也会收到更多追逐。在工厂外,溜冰场是打工者们最好的消遣去处。有的女孩儿烫完头去溜冰,不但会被免票,还立马会有其他男杀马特上来带她们玩儿。她们因此变得更自信:
杀马特的发型,不但给了他们勇气,还给了他们伪装自己的外壳。很多杀马特幼年没得到足够关爱,文化水平又低,敏感脆弱,不敢跟外人打交道,但一个花里胡哨、脱离常规的发型,可以把自己扮成坏孩子,能壮胆。
一旦玩儿起了杀马特,他们就觉得自己瞬间变了一个人。
浑身上下,充满了自信:
他们变得敢于做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说一些平时不敢说的话。
甚至觉得自己比一般人活得更精彩:
于是乎,一拿到工资,杀马特每个星期都会去搞头发,研究更夸张的造型、更浮夸的颜色。头发有多长,就要打多少发胶,把它立多高。为此不惜在头发里插上铁丝和筷子,或者随身携带吹风机。大家搞完头发,就去溜冰场玩,没钱去溜冰的,就到公园里,专门找人多的地方,结队炸街。
溜冰和炸街,是杀马特最大的社交。他们因此认识许多的同类,找到了可以说话的人,互相倾诉和安慰。大家喜欢在一起研究发型,也通过集结成群,不再感到孤单。久而久之,亲密得就像一家人。
很多杀马特说,就算是亲兄弟,也比不上杀马特家族那份情感的紧密。
一旦谁有麻烦,家族里的人都愿意帮忙。
你找不到工作时,只要在网上问一句,对方就愿意给你介绍工作:
甚至借钱,都比亲戚朋友爽快。
亲戚借钱,经常不还。家族的人问你借100,可能会多还你10块。
天南地北的杀马特通过QQ认识,线下聚会,家族会越来越大。这种聚集,并没有什么社会危害,就是在一起喝酒、跳舞、溜冰、逛公园。
虽然每到一处,路人都会用看神经病的目光看他们,觉得他们有碍市容,但只要集结在一起,杀马特们就不会感到害怕:
正因为如此,杀马特们对发型的爱,是非杀马特们永远无法理解的。在工厂里干活,唯一的寄托,就是放假了可以去搞头发。在厂里被指指点点,他们也毫不在意。如果工厂提出要剪头,他们会立马辞职,找另一个地方打工。
曾有一对杀马特女孩,因为喜欢溜冰选择辞职,再去找工作时,每家工厂都要求剪发,她们为了头发,饿了三四天,最后恨不得捡路边的馒头啃。还有一个杀马特,为了保持自己的发型回老家,在火车上三天三夜不睡觉。
杀马特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归属,一种安慰,甚至是一种信仰。
当保全头发和吃饱饭发生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残酷在于,很快,他们连这一点可怜的快乐,都被打倒和剥夺了。
05.
PC时代互联网的存在,给了杀马特们跨地域集结的可能。他们一传十十传百地扩张家族,在QQ空间、贴吧、论坛里,四处留下身影。
鼎盛之时,罗福兴手上能联系到的杀马特,高达20万。他们除了线下聚会,还经常线上互踩空间,或集合到某论坛刷帖,留下各种自拍。
这激起了不少网民的反感。
杀马特们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审美和情感表达上,又比较欠缺。由于长期生活在厂区,他们对外部世界没什么认知。涌到网上后,他们觉得给自身带来归属和自信的造型,在普遍网友看来,根本就是乡村非主流又土又丑。
双方的认知沟壑和审美障碍,大大激化了这种敌意。
尤其在杀马特们集结成群,跑到某些大的贴吧、论坛疯狂刷帖,以示自己的存在时,他们完全没意识到,网络世界里,其他团体和他们一样,也因为某种归属、热爱和信仰被集结在一起,而这些人的数量和文化、经济水平,远远高于他们之上。当他们去魔兽世界和李毅的贴吧刷帖后,对方起身反杀的威力,造成的舆论飓风,是他们根本无法承受的。
由于一次刷帖战失败,杀马特们的QQ空间涌入大量网民。他们被骂得溃不成军。最后罗福兴不得不引咎辞职,宣布自己不再是头领。
后来,这种对杀马特的嘲笑和敌意,逐渐演化成一种互联网正确。谁都可以去杀马特的空间留下侮辱性词汇,看到一头病毒发型,大家就群起而攻之。杀马特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一出来就被人骂。
有人不得不清空了QQ空间。
很快,这种侮辱和敌意,弥漫到了线下。
有些杀马特走在街上,都会被打。有杀马特在外用餐,莫名其妙被隔壁桌的人抄起凳子一顿打,被对方用打火机烧掉了头发。
2013年8月,南宁警方抓获一个抢劫团伙。该团伙的主要抢劫对象,就是非主流杀马特,他们交代给警方的原因是:
黄头发、搞非主流的人,让人觉得很嚣张,我们看他不顺眼就去敲诈了。
很多被频繁网暴的杀马特,不得不关闭空间,剪掉头发。
这对于他们而言,是巨大的痛苦:
当他们为了寻找自身的存在,集结成一股力量,试图用这种存在和力量去对抗整个外部世界的异样眼光时,他们才真正意识到,无论他们是多么庞大的群体,在整个社会网络中,实际上都是最弱势的人。
他们以为出门炸街,可以显得比别人优越。然而这只是一厢情愿。当这种存在妨碍了真正具有话语权和攻击力的群体,他们所处的真实位置,就被残酷地显露出来。他们既没钱,也没有足够的文化储备,对庞大社会层级结构更是一无所知,就算人再多,也难以形成一股真正的力量。
拿李一凡的解释来说就是:
这帮孩子,除了头发,其实什么也没有,连跟键盘侠对骂都不是对手。
更关键的是,没有人会理解他们。
没有谁愿意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理解那些奇怪发型之于他们人生的重要性。
旁人看到的,只有丑陋、低俗、脑残。
06.
当乡村非主流洗剪吹审美成为一种贬低,嘲笑和辱骂成为一种风气后,杀马特文化在2012年前后,声势迅速转弱。
一方面,是老杀马特们频频遭受重创,不少人选择剪去长发。另一方面,是移动互联网兴起后,贴吧、论坛的衰落让他们丢失了活动阵地,头一批买得起智能手机的网民,早就没心情搭理他们了。
这期间,也有杀马特想搞什么家族复兴,但从来没有成功过。
最早一批的杀马特,都已经进入婚龄,纷纷剪去头发,成家生子后,开始寻找一份安稳的事来做。虽然他们心底还保留着对杀马特的热爱,但从外表来看,谁也想不到他们曾是一名杀马特。而新一批进入工厂的杀马特少年,人数越来越少,就算玩杀马特,也是线下聚会,很少去网上刷存在感。
这段时间里,罗福兴也早就剪去长发,开起了发廊。曾有好事媒体前去采访他,想还原杀马特的故事。但那些来访者都倾向于拍他窘迫的生存,凸显他的乡村背景和文化水平,最后给他冠上一堆浪子回头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头衔。言下之意,玩杀马特这种事,简直就是误入歧途。
这种主流偏见,也延伸到了移动互联网上。
2015年,随着快手下沉,一群杀马特找到了新的活动阵地,开始在快手上拍短视频吸粉,借此变现。有发展得好的,一个月能有万元收入。不过大多数杀马特,只能赚点糊口钱。尽管如此,他们也感到开心。
杀马特拍的短视频,其实跟那时期许多下沉类视频一样,都是通过一些出格的行为博关注。比如穿一身好看的衣服,去泥塘里打滚。他们也知道,没有人会看他们耍帅,都是想看他们怎么出丑。
每次开直播,会有网友跑到直播间里排队刷屏,说来看猴了!来看猴了!:
可即便被当成小丑,他们也愿意。因为通过快手,这些杀马特青年曾获得一时的自由,不用坐在流水线上,忍受枯燥的工作。
然而没多久,几乎一夜之间,他们就被视为低俗文化的典型被封禁了。
被禁后,大家没了收入,只能散伙。
大部分人的选择,就是回工厂,继续打工。
而对于自己的人生,对于未来能获得怎样的幸福,他们都心知肚明。在工厂工作四五年后,对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后,通过互联网看到那些有钱人的生活后,他们就明白,无论自己怎么去埋头苦干,也赚不到足够的钱。
房子和车子,不是他们能考虑的:
大家出去玩,也没人会聊梦想。
因为太遥远了,根本遥不可及:
对此,一开始就想出名想被世界记住的罗福兴,感受最为强烈。
他说自己走在城市里的时候,从不会看那些高楼。因为他知道,那和自己无关。
纪录片里面,他对杀马特处境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思考,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他已经到了足够了解社会运行规则的年纪,也经历了足够多的辛酸,所以谈及未来的财富,谈及人生渴望,有比其他人更深的感触:
面对镜头,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杀马特诞生和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为什么大家要成为杀马特?
因为这是他们人生中唯一的救赎:
07.
整部纪录片看下来,会看到很多触目惊心、百感交集的镜头。
各种流水线工作,大量青少年打工者的自述。故事里那些年轻面孔,在青涩的年纪被驱赶到了环境恶劣的工厂里,像蚁群一样生存。每当他们提及杀马特三个字,眼里就闪烁出不一样的光泽,脸上洋溢着笑容。
李一凡采访了60多位杀马特,采访过程中,一直想找到一个精彩的故事。但拍着拍着,他就放弃了,因为根本没有什么精彩的杀马特:
所有杀马特的生活,都是极度贫乏的。
高强度的工作、可怜的收入、与城市格格不入、被黑心工头欺骗、对未来不敢有任何期待,这是他们共通的地方。片子拍好后,李一凡邀请杀马特们去看。最后只有一个杀马特去,看了40多分钟就出来了:
太心酸了,那就是我们的生活。
2008年到2013年之间,大量十几岁就辍学、进城务工的青少年,正是靠着杀马特的慰藉,才度过了自己贫乏的青春期。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和上一辈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并不觉得埋头赚钱就够了。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他们也需要生活得到更多亮色,得到外界的关注,希望人生的价值得到凸显,但囿于文化水平、工作收入的双低,他们没有多余的选择。
随着荷尔蒙的下降,随着人生进入新阶段,当年分布于好多个省份的杀马特,那些被家族团结过的杀马特,纷纷剪去头发,成为新的父辈。
他们成熟了,但新一代农民工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由于教育资源匮乏,由于留守儿童增多,依然有不少的孩子跟他们一样,初中都没念完,就选择了进城打工。更新一代的农民工,跟随现代化浪潮来到了难以融入的城市里,依然从事着极度压抑、不够人性化的工作。
对于这样的生存处境,在纪录片结尾,罗福兴说道:
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就一定会有被淘汰的人也好,被伤害的人也好,不被尊重的人也好。农村不会消失,除非教育更好了,个个都上过大学了…
在《南方周末》关于纪录片的报道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提到过一个数据,最近二十年,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接近3亿的农民在外面打工。郑风田的一个朋友在乡镇的中学教书,初一上学期的课一结束,学生走了一半,后来的时候剩下一半又没了,初三的时候剩下一半又没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16.6%。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8.6%,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这些青少年,进入城市,却又不属于城市。他们在文化、消费、审美、生活层面,与城市中人有巨大的差异,相互之间,根本无法交流。
但就像罗福兴说的,他们没有选择:
曾几何时,这些青少年顶着一头病毒结构的头发,不顾别人的冷眼,走在街上,只是为了给贫乏的人生寻找一个精神出口,给自己的流水线生活,找到一个发泄点,到头来,因为城乡差异和阶层间的鸿沟,他们终究被视为了异类脑残和小丑,直至被驱逐、消灭。在忍受着枯燥、无望生活的同时,这件唯一让他们感到快乐的事,也被外界污名和敌视了。
面对这种不理解,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对杀马特的热爱,藏在心底。
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这种被贬低的审美,曾经带给他们多么巨大的安慰。
至于嘲笑和辱骂杀马特的人,在李一凡的纪录片出现之前,根本无心探究它为何存在,也很难去追问杀马特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他们只能站在自身阶层和文化立场上,就杀马特表象和社会舆论标签,来俯视这群少年。
这种俯视,多半都是嘲笑。
或许这才是最大的悲剧,人与人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不仅仅是没有互相理解的意愿和主动,更大程度上,是他们根本没有彼此理解的桥梁。
在审美差异的表象下,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另一群同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而从对方生活困境中衍生出的行为,一不小心,就被我们视为妨碍。
可想而知,随着现代化浪潮和互联网的群聚效应,这种隔阂感,只会越来越重。
在被经济、文化水平分类后,人们对于另一群人的生活景况,会变得越来越陌生和不可想象。我们与他人之间,老死不相往来,也没有意愿和渠道,去探究一眼别人到底如何生活,为什么会那样生活。
我们都天然地活在了自己狭窄的世界里。
可怕的是,我们却以为那就是全世界。
写在后面:本头条号,长期关注各类文娱类的历史梳理、深度八卦,通过串联数十年里各种文娱事件、文娱人物,为读者构建一个可读性极强的文化娱乐历史文本,从中窥探中国文娱发展变迁、社会转型、时代风潮和其中人物的命运沉浮、性格光谱,全都是有料、有趣、有瓜的深度文,诸位记得关注!
「全文完,下次再会」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荒原上的杀马特》,南方人物周刊
[2]《海边的杀马特》,人物
[3]《寻找逝去的杀马特帝国》,南周
[4]《装在套子里的杀马特少年》,南风窗
[5]《杀马特青年的网红路》,看天下
[6]《我爱你,杀马特》,纪录片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