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自嘲自己太年轻,二十年来唯一的生活经历就是校园,没经历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观看《十三邀》时,许知远把阅读经历当做生活经历的一种,那我也来盘点一下自己的阅读经历吧。
读书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变化。我十三四岁上已经不爱看小说,中学生必读经典已经都读过一遍,市面上的小说我又觉得肤浅,不过是酒壶装新酒,换个情景还是原来那个故事罢了。于是转头阅读一些理论书籍,但可惜自己认知不够,读不懂又读的慢,阅读体验非常差。那段时间自己的阅读信念有点动摇,觉得"读书无用论"似乎有点道理。除了科普书,其它的都毫无用处。
就这么懵懵地过了五六年,我才重新捡起了经典。那些故事也不再重复啰嗦,作者打造了一个多维度空间,人物生活轨迹,在纸面上铺开,这个空间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这种真实感熟悉到在生活中你可以一一找到对应的脸谱与支点。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社会科学是近代才兴起的产物,但并不意味着古人就不懂其中的道理。前辈把智慧隐藏在故事里,随着时间流传下来。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最成功的,比起一个个生硬的理论,那些借助故事的外壳留下来的智慧流传地最广,也深深反应在集体无意识中。它们就像未被开封的陈酒,等着后人去解剖。
在我短短的阅读生涯中,为什么十四岁到二十岁认知水平毫无变化?
我想与中学时期毫无辨别能力,一股脑接受成年人教训有关。"先应试,那些飘啊高老头啊等到大学再看不迟"、"什么时候就做什么时候应该做的事"类似的话语充斥着学习生活的每一天。我很后悔在训诫中没有遵循内心,虽然也质疑对方并且反抗他们的观点,但还是受到影响。既没有认真地把理论性很强的东西读进去,还把现实与内心的矛盾藏在心里不去管它。
在大学磕磕绊绊之后,才学会遵循内心,重新捡起了书本,抱着谦虚、批判的思维审视学习。我常常以为自己可以做选择,每一次的决定都遵循自己的内心。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的裹挟可能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专业选择、求学城市都不在我喜好之内,但最终偏偏做了这样的选择。随着经验的增长,当我再回头思考那些曾在我人生关键节点的人们给我的建议,就会认为不可思议,他们明明已经经历过,为何还给出错误的意见。
这其中当然有时代的差异,人思维的局限性。当然,他们把他们认为最好的做法强加在我们身上,或者他们也从未思考过这些问题就糊里糊涂度过了,又或者由于利益的驱使不能讲出真相也可能是原因。
18年听说我放弃保研,做换专业的准备时,班导师画美好的梦幻泡影,希望我留在本专业,鼓励我申请香港,甚至申请国奖去德国攻读。他认为本专业小而美,背靠材料大树好发文章。可当我询问师哥师姐的去向,他最得意的学生时,他却讳莫如深支支吾吾,我想他的建议不足以信任。于是香港始终没去。
成长来源于冷静的分析与长期的坚持。虚心求教的同时也莫忘记反思对方的意见是否真的值得参考,即使对方是令人尊重的家长、学术大牛、富有经验的前辈,也不要掉以轻心。不妨问问自己,蒙住对方经历的光辉,他们说的话还经得起考验吗?人们的观点都在相应的立场之上。如若连你都半信半疑,那多半是假话了。奉行头脑开放的前提是与可信的人一起审视问题。
当我们树立起质疑的心态,尤其是质疑身边人的心态时,就在辨别信息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人总是要走些弯路的,但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真相的人,是注定了有截然不同的命运的。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