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5月15日9时30分,著名作家叶永烈在上海长海医院病逝。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他更为人熟知的是一系列红色作品。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叶永烈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182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及《陈伯达传》《王力风波始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记录。《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详细记录。此外,还有《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走进华国锋》《中共中央一支笔——胡乔木》《走近钱学森》《美国自由行》等。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1989年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2005年10月,荣获中国首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台湾《传记文学》在推出叶永烈传记文学作品时,编者按曾这样评价:作者是历史家,也是传记家,也是最有成绩的作家。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他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他上的是化学系,却一直写东西,发表了很多作品。大二时写了一本书《碳的一家》,因为不认识任何出版社的编辑,觉得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适合,就从书的版权页抄下地址,直接寄到出版社。不久就收到通知单,告诉他书稿写得很好,马上出版。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后来他认识了《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正为化学分册发愁。其实化学分册已经编好,是上海一些中学化学老师写的,写得像教科书,编辑觉得不满意。看了《碳的一家》后,编辑提出让他试试写化学分册,就把题目寄给他,他试写了5篇,编辑看完后非常满意,让他写下去。每写完10篇寄给编辑,到化学分册出版时,整部书173篇,用了叶永烈的163篇。后来,他写了天文、气象、农业、生物等分册。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十万个为什么》在1961年的国际儿童节第一次出版,5本共900多个为什么,叶永烈写的占了300多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文革初期,《十万个为什么》被当做大毒草,叶永烈作为大毒草的作者遭到抄家,他在五七干校干了3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后来,叶永烈写了大量党史相关的著作。在《中华读书报》的采访报道中,叶永烈说:从科普到纪实,又是很大的反差,行当完全是陌生的。我必须对中共党史从头学起,有非常系统的认识。但是我能适应种种非常大的变化,从小养成的习惯,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做好。转到中共党史也是这样,中共党史的研究是很深的学问,要大量地研究文献,你所占有的,是别人没有的。否则你的东西不真实、不可靠。我能大量采访到当事人,这是我的优势,而且要很勇敢地把真相告诉读者。我写过一本书,就叫《追寻历史真相》,很多都是独家的,比如采访陈伯达。纪实文学中我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口述历史。同时我还写了很多散文,都是有感而写,比较短小。纪实文学是‘重武器’,散文是‘轻武器’,随手一写,日积月累也会形成很多散文选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资料来源:人民网 《中华读书报》等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2601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