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我们都无法绕开一幅“神作”:
《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它有多“神”?
即便到今天,
我们放大10倍来看,
画面中的诸多细节
仍然妙不可言,
甚至不乏众多未解谜团···

兵营门前,睡得露出红裤衩的士兵
就拿这幅画的名字来说,
《清明上河图》
大家知道这“清明”二字
是什么意思?
我想肯定会有人脱口而出:
“清明节嘛,
或者更严谨一点,清明时节。
这总该不会出错吧?”

《清明上河图》局部
还真不一定,
如果把清明二字理解为清明时节,
那画面中的:
扇子、西瓜、赤膊身子的行人
口暑饮子(天气燥热时喝的饮料)
众多细节都就无法解释···

大家再来看画中首段的市郊景色:
这里有一行队伍正在赶路,
有人说是祭祖归来的队伍,
有人说是打猎归来的队伍。

清院版的《清明上河图》
则直接将其画成
新郎接亲的队伍。
如此一来,
《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二字
更不可能是清明节或清明时节的意思,
毕竟谁家会挑这个时候结婚呢?

清院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到底是何含义?
清明之世?清明坊街?
专家们至今为此争论不休,
没有个力压群雄的定论。
随着画作延展开来,
我们再往前看,
会惊现一幕“恐怖”的场景。
画面左侧这头牲畜,
有头,无身;
画面右侧这头牲畜,
有身,无头。

按理说,
一幅描绘北宋都城汴京
“繁华热闹”景象的现实主义画作。
不该出现恐怖场景啊!
其实,
这背后还藏着一个故事。
1973年,修复工作重启时,
此处的画面内容是:
一头正在张口嘶叫的“尖嘴立牛”
故宫方面认为,
此处画面并非原画所有,
是后代裱画师补上去的。
所以宁缺毋滥,拿掉补绢
画面内容保持空着。

被故宫作为档案资料的补绢
然而研究古画多年的王开儒
先后在《中国书画报》、《大公报》
发表《清明上河图的千古奇冤》一文
表示:这画上根本不是牛啊,
而是一头正发情的壮年母驴。
不信你看:
前方正有一头躁动的公驴。
旁边几个人还纳闷
这头驴抽啥风?
抬眼一看才明白
不远处正有一头丰腴的母驴
公驴这才兴奋得难以自抑。

这里顺带插一句,
如果我们饱览通篇画作。
会有一个大大的疑惑:
怎么画里干活、拉货的都是驴呢?

这是因为
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
但也仅限于中原地区,
失去了繁育马匹的大西北,
宋朝长期处于缺马的状态。
驴呢,
吃得少,耐力还好,
所以大家拉货、搬家都靠它,
就像今天的“货拉拉”。

马则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达官贵人的专属。
就像今天的高档“宝马”。
说起马,还有一个细节
扎心又现实。

自己过得一般,
在街上遛娃。
但偶遇“开宝马”
混得风生水起的老同学怎么办?
为了避免尴尬,
只好赶紧拿起扇子遮脸。
这叫“便面”
也算是一种社交礼仪。
表示:
此情此景,对方不想跟你说话···
同门意会后,也不会因此嗔怪。

我们接下来把目光转移到
画作的“高潮”部分:虹桥。
这里有3个细节,
特别耐人寻味。
桥上拥挤不堪的人群中,
大家注意到没有?
有人正撸起袖子准备干架,
照这架势双方都不是善茬。

原来是一支文官队伍
和武官队伍在桥中间狭路相逢,
为了自家主子的面子,
双方随从各不相让,
吵吵吧火的眼看就要动手。
作者由此巧妙地给我们留下悬念,
你说照宋代文官和武官的地位,
哪边会先退让呢?
不管谁先退让,
桥上的人浑然不觉
一场大灾难即将降临。

为什么这么说?
大家看画面,
船马上要过虹桥了,
船员却乱作一团,
他们在干嘛?
他们在紧急放倒桅杆,
按理说过桥前,
早该放好了。
你这个节骨眼才放,
怎么来得及呢?
偌大一艘船,
一旦撞上木质的虹桥,
就是大型灾难现场。
所以一些船员慌了,
拼命地降桅杆,
死命地撑船妄图调整船体姿态。
甚至有个老哥急中生智,
用杆顶住桥梁底部,
希冀减缓船速。

船到底撞上虹桥没有?
我们不得而知。
但就在这紧要关头,
雪上加霜的是,
似乎还有人落水了。
何以见得?
你看有人正从桥上扔绳子营救。
不论是船上还是岸边的人,
大家都齐刷刷地望向、指向河面。
眼看自身难保,
还想着救人,给这格局点赞


我们再把视野拉远一些
看看此时围观群众的反应。
有人似乎很着急,
站上船顶大声呼号。

有人则很淡定地看热闹,
真是看热闹的不怕事儿大。
尤其桥上这几位仁兄,
冒着生命危险围观。
真是历朝历代,
都不缺吃瓜群众啊。
哪怕危险近在眼前,
我也要上前插一眼。

最后我们跨过虹桥,
再到城里转一转,
这里商店鳞次栉比,
却藏着不少意想不到的小“秘密”。
从虹桥走下来,
映入眼帘的第一家店是“脚店”
乍一听这名字,
很多人会误以为:
这是宾馆歇脚的地方?
还是修鞋卖鞋的地方?
亦或足底保健?

都不是
它是卖酒的。
在宋代,
有官方许可、能酿酒、卖酒的叫正店;
脚店呢就相当于今天的批发零售商,
从正点批发酒水,
卖给客人赚点差价。
《东京梦华录》记载:
当时汴梁城有正店72家,
脚店不计其数,
可以想见当时汴梁的酒文化多么发达···

还有,
大家是不是觉得外卖是
近些年才有的便利服务?
其实,宋代就有了···
不信你看,
这伙计正头顶美食,
手拿支架去送外卖。
累了呢,可以把支架展开,
把美食放到支架上休息一会。

宋代玩“香”也很出名,
各种香料、香丸层出不穷,
恨不得把自己埋在各种香里。
甚至还有香饮子这种
用来消暑的“肥宅快乐水”。

再看看下面这辆货车,
盖货的苫布上竟然有书法作品?
有人据此说:
宋代“重文轻武”,
大家文化水平提高了,
所以才有这一幕···

emmmm,
八竿子打不着。
如果真是尊重文化,
就不会拿它来遮风避雨了。
这其实是当时
某家运输车队的专用车,
人家把苫布盖车上,
只是为了给自己打广告···
不得不说太有心机。

带书法作品的苫布在画作中出现两次,
更加说明这是专门的运输车队
随着画面一直延展,
我们来到结尾处的赵太丞家。
赵太丞是退休的宫廷御医,
正在给两位妇人问诊。

这画面乍一看
我们看不出什么玄机。
但放大10倍再来看,
却有改写历史的“大发现”。
柜台上这是什么?
是算盘!
在没有这一“惊人”发现之前,
很多学者都认为算盘是元代发明的。
赵太丞家的这一副算盘
一下子就改写了历史。

总而言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用生动的笔触
为我们再现了汴京的生活面貌,
其社会、历史价值无法衡量,
说它是“神作”不为过。
然而,
当张择端把《清明上河图》
献给“爱文艺胜过爱江山的宋徽宗”后,
这位文艺界大佬
只醉心于画作表面的繁华,
高高兴兴地在画作上题字、盖章,
却没看出张择端以画劝谏的深意。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再来细观4处画作细节。
首先大家来看一下这座望火楼。
本该时刻有人值守,
当下却空无一人···

要知道,
都城汴京是火灾事故多发地,
光有记录可查的大火就44次,
你这样光天化日地让望火楼放空,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我们来看看士兵们在干嘛呢?
噢···
有的盘腿而坐,有的在打盹,
还有一位仁兄趴在地上呼呼大睡,
露出的红裤衩格外显眼。

是不是商业发达、太平盛世,
大家都过上了舒服日子,
所以才忘了危机?
不见得,
宋徽宗年间实行的是重税,
看看来主动报税
被“巨额”税款惊掉下巴的小贩,
你就知道大家的日子并不好过。

还有,
如果你了解一点历史就知道:
古代重要的运输通道和工具,
大都是被官家垄断的。
但你看河上运货运粮的船,
极少有官家打扮的人员。
这是为啥呢?
因为宋徽宗痴迷奇花异石,
当时的官船都忙着运送花石纲,
顾不得运粮了···

漕运这块肥肉,
被有资源的私人疯抢,
这也导致粮价飞涨,民愤四起。
《清明上河图》
藏着的“盛世危机”,
不言而喻。

今天给大家拆解的
《清明上河图》种种细节,
仅是画作的九牛一毛。
毕竟全画描绘了800余位人物,
加之其组成的各种故事和情节,
感觉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想要细细研究,
还得近距离观摩。
但藏在故宫博物馆的原作,
十年一大展才能有幸目睹,
而且人山人海地排队,
平均每个人看不了几分钟。

要是手头有一卷
复刻版《清明上河图》
能够随时拿出来品鉴该多好···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