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袁隆平其人其事)

懵懂先生 网文资讯袁隆平(袁隆平其人其事)已关闭评论156阅读模式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远祥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90后袁隆平走了,穿着他最喜爱的格子衬衫,带着他关于水稻的梦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追悼会当天,长沙地铁显示屏上的缅怀图片。澎湃新闻记者 朱远祥 图 (本文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由受访者提供)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院士是个不用拐杖不服老的人,就像在杂交水稻实验中不服输一样,可终究抵不过岁月和疾病的侵蚀。追悼会前后几天,群众排着数公里长队来悼念和送行。告别饥饿的人们,不会忘记他。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最近这几年,袁老挂念着超级稻、海水稻的研发和推广,也表达过对农民种田积极性、国际粮食供应等问题的担忧,现在国家有钱买粮食,但人家(外国)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大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对水稻梦的执着源自内心的热爱,也体现出他务实的真性情。在网络的放大镜之下,这位老人的率真受到许多网友爱戴,年逾九旬的他被称为90后资深帅哥梗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斯人已逝,而梦想的种子已经长成大树。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追梦人:杂交水稻试验愈挫愈勇,像贪财一样贪产量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在长沙湘雅医院的D区57病室,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停止了呼吸。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袁老的儿媳甘女士说,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在袁隆平的秘书杨耀松看来,杂交水稻就像浸入了袁老的血液里,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1930年出生的袁隆平属于隆字辈,因出生在当时的北平,父母给他取名隆平;他在六个兄弟姊妹里排行老二,便有了小名二毛。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对农业的兴趣,可以追溯到小学一年级。有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一个园艺场,袁隆平85岁接受采访时回忆,那个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好漂亮啊,还有葡萄一串一串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年少的袁隆平随父母颠沛流离,辗转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南京等地。高中毕业后,他不顾父母反对,填报了一所农学院——他父亲本想让他考重点大学,然后从政光宗耀祖。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在重庆的西南农学院,袁隆平选择了农作物专业——从此进入农门。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青年时期的袁隆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1953年,23岁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湘西的安江农校,在这里教书18载。他起初教俄文,也研究过红薯,后来对水稻产生兴趣。1966年,他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业界崭露头角。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全身心投入到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他从稻田里14万株稻穗中,找到6棵水稻雄性不育株。到了1968年,6株水稻雄性不育株培育成700多株,插在两分地的试验田里。可一天早上,袁隆平发现实验田被踏成烂泥塘,田里的禾苗被拔得精光——水稻杂交实验被人为破坏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把我的试验推迟了三年。 2014年接受采访的袁隆平叹道,肯定是(因为)一种嫉妒心,现在不知道是谁破坏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那时的袁隆平改编了左宗棠的一句名言,用来自勉:能受妖魔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右一)与助手李必湖(左二)在安江农校试验田。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发现野败——野生的雄花败育株。一年后杂交水稻列为全国攻关项目。1973年10月,已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工作的袁隆平宣告,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不过,紧接着的产量实验遭遇了滑铁卢——增草不增谷,四分地的杂交水稻产量只有二三百斤,倒是稻草增产了近七成。外界传来的风凉话令袁隆平难受:人要是吃草的话,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前途。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但到1974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试验田亩产超过了一千斤。两年后,杂交水稻在全国推广种植,平均亩产提高约20%。如今我国杂交水稻面积超过2亿亩,几乎占全国水稻面积半壁江山。中国杂交水稻已推广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完成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研究的袁隆平,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乐于挑战的他,又瞄准了超级杂交稻,还有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你们年轻人不知道哇,饥荒时代没饭吃真难受,饿死人呀。袁隆平生前接受采访时,形容自己像一个贪财的人,百万富翁想成千万富翁,千万富翁想成亿万富翁,我是贪(水稻)产量,不满足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他认真描述过他做过的一个梦——禾下乘凉梦。我真的梦见了,他兴奋地说: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就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在稻田里。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真性情:实话实说的老政协,晚年成了网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的水稻梦感动了许多人。前些年有杂志记者问他,是不是一直立志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脱口而出:肯定不是,我没有那么大的思维。就是能搞个品种出来,让它增产就觉得心满意足了。他说:哪有那么多雄心壮志?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更愿意将研究杂交水稻的初始动力归结为好胜心,而饥荒年代的感受使他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让人们不饿肚子。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几十年来,袁隆平长期泡在云南、海南等地的实验田里,赤脚上阵,活脱脱一副农民形象。年纪大了受不了冷水,他就穿着套鞋下田,80多岁后腿脚不方便,他也要到田埂上观察。后来,湖南农科院在他家旁边腾出一块七八分地的实验田。袁老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田边看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的学生李建武记得老人说过:电脑里长不出水稻,书本里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好水稻必须下田。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老是一个务实派。他说话、写文章也跟做事风格一样,不喜粉饰,不讲套话。他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中回忆,读初中时,他有次在作文里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被老师批为臭文章,从此再也不用华而不实的词汇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有记者问袁老:您年纪大了,怎么培养下一代的学术带头人?袁老直言,学术带头人不能靠培养,人家服他,才愿意跟着他。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当时86岁的袁隆平说,博士生他没精力带了,也不会去当挂名导师,辛苦得很呢,你要指导他做实验,要修改他的论文,麻烦得很,要逐字逐句研究,死脑细胞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袁隆平从不当老好人。有次他应邀参观一个杂交水稻基地,觉得很有面子的基地负责人向他介绍:这一片是改良过的。站在稻田边的袁老皱起眉头说:越改越差,难看死了。旁边工作人员一脸尴尬,而袁老当着拍摄的镜头,又朝身边的助理嘀咕:越改越差呀……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是一名老政协。他的两会提案经常聚焦三农、科研、粮食等问题。2019年接受央视《面对面》采访时,他流露出对农民种田积极性的忧虑。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我们农民青壮年很少去搞农业,都是老年人、妇女,叫妇老农业。袁老说,农民种田积极性与粮价有关系,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一涨,其他物价都飞涨。但粮价又跌不得,一跌谷贱伤农,农民没有种田积极性。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袁隆平交了一个提案,我的建议是,政府以比较高的价收购农民粮食,以平价供应市场,这样粮价不涨,通货不膨胀,农民也有积极性。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近年来的粮食补贴等惠农政策,与袁政协的提案形成呼应。尽管如此,袁隆平仍居安思危,认为国际粮食市场存在供应链风险,现在国家有钱买粮食,但人家(外国)一卡你,不卖粮,那就麻烦大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这些年,袁隆平的主要精力放在超级稻和海水稻上,希望能给粮食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他时常出现在海南、青岛的基地里,对团队严格要求。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在袁隆平的学生吴朝晖眼里,袁老师工作上要求严格,生活上则关心下属。吴朝晖记得,他刚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时,袁老问他三十几岁怎么还没结婚。有次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袁老还非常认真地说:给我的学生做个广告,看有没有合适的对象。那段时间,吴朝晖一下子接到许多热心电话。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有时喜欢给人取外号,他叫吴朝晖为吴将军,还给其他一些学生命名八大金刚,还有罗汉、精怪。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笑起来的袁隆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有次记者问他:您手下的人都是精英,团队好不好管?当着摄像镜头,他夸张地叹口气,两手不停搓头,一脸窘相。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年轻时的袁隆平在穿扮上有些邋遢,有时还会用袖子当黑板刷去抹粉笔灰。进入老年后,他在衣着上讲究了,他喜欢穿条纹或格子衬衫,看上去有点色彩斑斓的那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喜欢穿格子衬衫。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十多年来,袁老几乎只去一家理发店。理发师曹小平很清楚他的要求:发型要留一点棱角,弧度也必须适当。剪完头发后,袁老时常对着镜子自我欣赏:又年轻了5岁!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2019年10月的一天,推销海水稻的电商主播薇娅告诉袁隆平:有网友称您为90后资深帅哥。袁老笑了,扭头问:是哪个给我取的名字?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后来有女记者问他:您觉得自己帅不帅?袁老干脆飙起了英文:我呀,Handsome!(英俊的) 然后自己也咧嘴笑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因为说话耿直风趣,不惧接梗,袁隆平在网上有了一个褒义的称号——梗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年过九旬,袁老仍不失童真。有次警察上门办理身份证业务,录指纹时,他向民警炫耀:我手指有10个螺纹。他担心对方没听清,又用湖南方言补充了一句:一炮个螺纹!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在田间地头工作了几十年的袁隆平,对大自然有发自内心的喜爱。90岁时,有一天他和朋友乘游览车经过一条小河,看到水面上游来一群白色的鸭子。他马上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鸭子好漂亮呀!他自言自语:这么点的小鸭子能长这么大了。突然,他张嘴学鸭叫,连续蹦出一串音符:嘎嘎嘎嘎……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不服老:拒用拐杖、炫耀记忆力、不想退休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荣誉多了,名气大了,甚至成网红了,袁隆平依然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名了麻烦,我觉得当普通老百姓还自由些。袁老有次接受采访时说,经常有人在路上问他是不是袁院士袁老师,他不好回答是或不是,就说有点像。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每次参加公众活动,不断有人找他合影,他一般来者不拒,有时也会不耐烦地抽身离去。不过,对于孩子、学生,他总是很有耐心。90岁那年,他配合湖南农业大学一群研究生拍毕业照,坚持站了差不多40分钟,回家后累得躺在按摩椅上吸氧。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游泳的袁隆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八十多岁的时候,袁老还对自己的身体很自信,他形容自己是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他年轻时是游泳健将,在湖北省运动会获得过两块游泳银牌,还曾经通过了招收飞行员的体检。年纪大了后,他仍坚持打气排球,但不愿加入老年队。他是主攻手,后来变成二传手、发球手,后来跑不动了,也经常坐在场边看球。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打气排球。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老最喜欢的运动员是铁榔头郎平。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契合他骨子里不服输的执拗劲儿。80多岁的他称自己是80后,90岁了称自己是90后。刚成为90后那年,有次走路时朋友劝他拄根拐杖,他顿时不高兴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还没到拄拐杖的时候。他边走边说,还加快了一下步子,像给自己打气般自言自语:还没有到……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老的家里时常有人来拜访。如果是外地人,袁老喜欢问一下对方来自哪个市、哪个县,人口、面积有多少。然后他说:湖南的一百多个县,平均一个县的面积是一千五百平方公里。来访者竖起大拇指赞他记忆好,他便打开了话匣子,还引用医生的话说,85岁以上的人60%有老年痴呆,幸好,我今年90岁了,脑瓜子还没有糊。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老的记忆力的确不错。有一次,助理辛业芸告诉他,中国工程院发来2019年第一季度的津贴。得知是发到自己的很行卡上,袁老想了一下,说:我那张卡的最后四位数是1870。辛业芸查了一下,果然没错。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晚上八点,经常有牌友过来陪袁老搓麻将。时间会控制在一小时左右。袁老出牌并不慢,有时会自言自语麻烦咧,有时会不耐烦地催牌友出牌:打咯!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90后的袁老头脑依然清醒,但体力不如以前了。走三百步没问题,三百步以上就气喘了。他轻描淡写地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2019年3月博鳌亚洲论坛期间,袁隆平写了一个建议成立国家海水稻研究中心的报告,准备从三亚赶到180公里外的博鳌找领导。但他突然身体不适,气喘、头晕。助理辛业芸把他送到医院,没过多久袁老就要求出院了,坚持亲自赶到博鳌去。他强打精神地说:就是坐两个小时车,有什么累的。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实际上我们知道,他有心脏病有高血压,但他就不接受、不承认。辛业芸说:这是他的自信还是意志,我也不好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的袁隆平,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仍表示不会停止工作,除非走不动了,看不见了,那就退休了。事实上,他的听力、视力也越来越差。办公桌上总放着两个放大镜,供他看材料时使用。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2020年12 月,袁隆平跟往年一样到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团队成员李建武后来向媒体披露,2021年3月的一天,袁老不小心摔了一跤,此后身体一直不大好。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4月初,袁老从三亚转到长沙治疗。据医护人员介绍,入院之初,袁老几乎每天都要问天气情况。有次得知外面气温28℃,他一下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运着袁隆平遗体的灵车绕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告别了这个世界。据《湖南日报》报道,袁老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病逝。最后弥留之际,家人们围在他身旁,忍着悲痛唱起他平日喜欢的歌曲《红莓花儿开》《我的祖国》……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当天下午,灵车从医院驶出后,先绕行到袁隆平37年前创建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然后才驶向殡仪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共患难:穿越半世纪风雨,袁先生有位贤内助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5月23日晚上,仍有民众自发前往殡仪馆悼念袁隆平。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5月24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的铭德厅,排成长队的人们向袁隆平遗体告别。袁老穿着红蓝格子衬衫和深蓝色西装,身盖国旗,面容安详地躺在鲜花翠柏中。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老的妻子、今年83岁的邓则坐在轮椅上。她穿一身黑衣,臂缠黑纱,左手戴着丈夫生前为她买的戒指。儿子推着她来到袁老遗体正前方,她突然起身跪到遗体前,身体颤动,不停地哭泣。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这一对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患难夫妻,此刻已然阴阳两隔。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和妻子邓则。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邓则与袁隆平最早相识于湘西的安江农校。彼时,邓则是这里的学生,袁隆平是学校教师。袁老师给邓则所在的班级上遗传育种课,他性格洒脱,有时还带学生们到附近的沅江游泳。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毕业后,邓则被分配到黔阳县(现洪江市)一个农技站,从事农技推广,与老师袁隆平联系并不多。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青年时期的袁隆平生活上很随意,留运动头、穿粗布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自由散漫。在雪峰山下的偏僻校园里,寂寞时的他,会拿起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小提琴,拉奏他喜欢的《梦幻曲》。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热心的同事带袁隆平去相亲,但好几次,女方都因为他有些邋遢的穿着而婉拒。26岁那年,袁隆平到当地一所中学代课,认识了一位姓王的女老师,两人情趣相投,谈起了恋爱。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后来在自传回忆和接受采访时,袁老并不回避这段没结果的初恋。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谈了三年,她找了家庭成分好的嫁了,我失恋了。袁隆平说:她结婚后我等了她三年半。我很痴心呢,我这个人。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痴情的袁隆平等到那位女老师生了孩子后,才彻底断了念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经历了苦涩初恋的袁隆平,将心思和精力都投到教学和科研中。33岁那一年,属于他的姻缘终于来临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那时的邓则,也因家庭出身不好,在婚恋问题上陷入苦恼。她的一位同学牵线介绍袁老师。从此,邓则、袁隆平开始交往,渐生情愫。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有时约邓则看电影,然后送她回农技站。邓则觉得影响不好。袁隆平说:我们大男大女谈情说爱,有什么影响不好?就是要扩大影响!——这段有趣的经历,记录在袁隆平学生谢长江写的《袁隆平传》里。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1964年正月,黔阳地区举行职工篮球比赛,比赛地在安江农校,作为县里女子队运动员的邓则来学校参赛。袁隆平的同事们决定趁热打铁,邀请邓则来袁隆平宿舍视察。在袁隆平的房间里,邓则看到四处堆着书,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脸盆洗手,发现底部烂了,必须侧着盆子才不会漏水。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在朋友和同事们的张罗下,两人的婚礼就在校园里举行,简朴而热闹。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学农的邓则理解丈夫对杂交水稻实验的狂热,鼓励他放手干,有时还拿出工资帮袁隆平买实验器材。后来三个儿子相继出生,袁隆平大部分时间呆在海南等地的实验田,照顾小孩、老人的重担落在邓则身上。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夫妻俩处于聚少离多的分居状态。袁隆平的父亲去世时,后事也是由邓则代袁隆平打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邓则一直叫丈夫袁先生,称谓中含有敬意,日子长了又多了亲昵的味道。袁隆平对妻子的付出深怀内疚,称她是贤内助。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90岁生日时与家人合影。 视频截图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播种者:最后时刻仍牵挂杂交水稻事业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病逝的那天,曾经三次采访他的央视《面对面》主持人王宁,在微博上发出哭泣的表情,并写了一句文字:在此刻,袁老又回到了妈妈的怀抱。这条微博还配发了90年前的一张黑白照——一位年轻的妇女抱着一个1岁男孩。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的母亲抱着他合影。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那个小男孩就是袁隆平。抱着他的是母亲华静,她是江苏镇江人,在教会学校读过高中,当过小学老师。袁隆平还小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进行简单的英文对话,这为他的英语打下了良好基础。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母亲对我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是在做人方面,袁隆平在自传中回忆,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1989年,母亲在安江病危,袁隆平还在长沙主持一个杂交水稻现场会。等他赶回安江,母亲已经走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80岁的袁隆平给母亲写过一封信。他向妈妈忏悔,当年没能及时赶回来见最后一面。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他在信的结尾写道: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是在自己做了父亲后,才更懂得父母对儿女无私的爱。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隆平和妻子生育了三个儿子,他分别给孩子们取小名五一、五二、五三。他的三个可爱的孙女,在他90岁那年曾出镜接受采访。我记得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问我说,你知道你爷爷是干嘛的吗?一个孙女说:我那时候什么都不懂,我就说,我爷爷是天天看天气预报的。话音刚落,坐在沙发上的这三个女孩都笑弯了腰。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关注天气,时时留意气候对水稻试验的影响,是袁隆平养成的习惯。他在医院治疗的最后那段时间,也通过医护人员了解天气变化。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袁老走的时候没有留下遗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齐绍武说:我想,袁老是放心的。相信我们会把杂交水稻事业好好干下去。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实验楼播放袁隆平生前的题词。澎湃新闻记者 朱远祥 图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在悼念文章里写道,最好的缅怀方式就是继承袁老遗志,一定把中国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手上。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责任编辑:汤宇兵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校对:丁晓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文章源自略懂百科-http://wswcn.cn/19833.html

懵懂先生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8月2日 16:07:25
  • 转载请注明:http://wswcn.cn/19833.html
网文资讯

乌鸦(乌鸦的智商有多高?)

从小我们就有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真的那么聪明知道利用小石子来填充瓶子而后使得水位上升,它们能够喝到水吗。确实是这样的,曾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他们证实了乌鸦喝水不是虚构的故事,乌鸦在口渴的时候确实会...
网文资讯

赵州石拱桥赵州桥位于哪个省(赵州桥在哪个省哪个市)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洨河上,它是当下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赵州桥始建于隋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
网文资讯

怀孕多久能感觉到胎动(NT三个亮点是男孩女孩)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有个同事怀孕了,前几天做了16周产检,唐筛顺利通过了,昨天聊天跟我说下午在那儿躺着,好像感觉到宝宝动了,但是又不确定是不是胎动,在小肚子的右下部位,咕噜噜的在动,感觉到两次,问...
网文资讯

二寸照片尺寸(小二寸照片的尺寸是多少)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证件照的时候,除了常见的一寸、二寸照片外,还有一类很常用但大家不太了解的证件照规格——小二寸,例如很多国家办理签证和护照所需的照片、小初中入学登记照、考试报名照片都...